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军地3所院校学子横渡渤海海峡舢舨邀请赛上大显身手

完成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次“自驾游”

宋晓彪 李炬文 马毓镭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7日   09 版)

    拼命划!

    争先恐后。

    舵手即使在休息时也手不离舵。

    比赛留下的纪念。

    队员们的午餐由面包加火腿肠变成了自热餐盒,有宫保鸡丁、红烧牛肉等4种口味可供挑选。

    队员们过去喝的凉白开、矿泉水,这次换成了军医专门调配的低聚糖功能饮料,以帮助队员补充液盐,控制水分流失。

    又是一年暑伏时。

    8月3日,辽宁省大连星海湾畔,由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主办的横渡渤海海峡舢舨邀请赛鸣枪起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和大连海事大学的90名军地院校学子,分驾6条无动力舢舨,从地处辽东半岛的大连出发,计划于8月7日到达地处山东半岛的蓬莱,全程分4个赛段,总航程130余海里。

    舢舨的动力来自每名队员的血性

    风雨、酷暑、涌浪,既是舢舨邀请赛的关键词,也是对所有参赛队员的严峻考验。

    8月4日,比赛正式开始第一天,一夜骤雨未停。凌晨5时30分,参赛队员们冒雨从高高的码头接力把物资搬上狭窄的舢舨,荡开双桨,投入到风浪之中。

    大海似乎有意在增加竞赛的难度,风雨渐歇,队员们湿透的衣服还在滴水,紧接着前来拜访的就是近半米高的涌浪。

    “宁见一米浪,不见一尺涌”,笔者刚刚听到身边的赛事仲裁、青岛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邵先利的话,就明显感觉巨大的涌力推着机动艇不定向的颠簸摇晃,感到天旋地转、头痛欲裂。

    不远处的舢舨上,队员们正全神贯注,奋力荡桨,劈开涌动的波涛。此时,酷日划破云彩,炙烤着海面,甲板上的积雨被蒸腾起来,温湿度都十分惊人。笔者迷糊间瞥了一下表,学员们已连续划行了1小时30分钟,由于顶流顶风划行,两岛之间水流很大,若不加速划行,舢舨将面临后退甚至被水流冲回的危险。

    “各艇注意航线!下长桨!深仰!”对讲机里,海上指挥员指挥若定,并不时给学员们鼓劲儿。此时,酸疼和饥渴幽灵般侵袭着学员们的身心。笔者可以看到,距离机动艇较近的队员太阳穴上青筋隆起,他们咬紧牙关一仰一俯带动着长桨在水中有力地向前划动,距离7海里的首个耐力赛航程终于被他们抛在了身后。

    第一赛段后,大连海事大学航海专业学员王亚浩一边处理手上大大小小的水泡,一边看着微信朋友圈内同学们晒出的暑期旅游照片。他告诉笔者,自己放弃暑假,参加这次舢舨邀请赛,最大的收获是海上指挥员的一句话:舢舨烧的不是油,而是每名队员的血性。“我们按照军人的标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极限,完成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次‘自驾游’,是值得一辈子珍藏的记忆。”他这样肯定自己的选择。

    “老末”是咋变成冠军的

    8月5日,第二个赛段结束的一刻,9号艇上的学员相拥在一起,庆祝获得赛事中第一个分段冠军。兴奋、激动、幸福……洋溢在这15名大连舰艇学院123队的小伙子黝黑的面庞上。

    “冠军来之不易!”舵手鲍思同擦了擦一脸的汗水,告诉笔者:“我们是从最后一名一桨一桨划过来的,终于摘了‘笨鸟’的帽子。”

    笔者注意到,鲍思同笑得合不拢的嘴角上,长着豆大的热疮。他一边笑言“拿了冠军好似饮了冰水,心火立去,疮也好了大半”,一边讲起了其中缘由。

    从3个月前的舢舨训练开始,他们抽选到的9号艇就一直是最后一名。“练没比别人少练,力没比别人少出,咋就每次都让人落了一大截?”每一次毫无例外的落后,不仅让“笨鸟”的外号不胫而走,也让他们心凉了半截。

    一次在四砣子水道逆流划行训练,眼看着其他舢舨喊着号子破浪而去,9号艇却划一桨退一步,原地不动,难以前行。这时,对讲机里传来教练的声音:训练时间紧迫,9号艇返回起点水域,等待大部队会合。“这明显是我们成绩太差,不带我们划了。”鲍思同回忆:“当时全艇人谁也不发一言,这样郁闷到了极点的挫折,反倒激发了我们不信邪的斗志。”

    这之后,每次训练9号艇都憋了一股劲儿,暗暗给自己加练。随着成绩一步步提升,15个小伙子的信心越来越足。到了赛前清刮船底时,“笨鸟”的真相也大白天下:9号艇船底结了厚厚一层寄生物,严重影响船速。

    他们动手协力把船底清个干干净净,再配合上日益纯熟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他们的成绩突飞猛进,开赛以来,获得赛段亚军、冠军各一次,总成绩暂列第一名。

    “永不放弃,这是舢舨远航给我的启示。”大连舰艇学院122队学员马三创,在远航日记中这样写道。身高1米7的他,与身高臂长的标准相之甚远,险些在舢舨队选拔中落选。全队80名学员,65人申报,经过3轮筛选,只有15人能参与其中。他主动找到队干部,请求编外参训。“只要跟着训练,就总有机会参赛。”功夫不负苦心人,航海业务素质扎实的他,最终成为3号艇的舵手。

    衣食住行科学又时尚

    翻看3所院校的队员名册,90后的头衔已经成为标配。无论是地方大学生,还是军校学员,“炫酷”成为这群年轻人的共有特征。

    烈日下,被汗水打湿的白色速干衣勾勒出小伙子们健壮的身形,头顶的宽檐渔夫帽遮住了阳光的曝晒,而脖子上的防晒围巾花样百出、颜色各异,既个性张扬又充满活力。

    海上指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宋辉告诉笔者,过去海魂衫、作训服、作训帽可是舢舨队员的“三件套”,不过相比较而言,这些既有科技含量,又有时尚感的“新装备”不仅更受年轻学员们的青睐,也为学员远航健康提供了保障。

    除了这些穿着上的变化,笔者还注意到,队员们带上舢舨的午餐,也由面包加火腿肠,变成自热餐盒,有宫保鸡丁、红烧牛肉等4种口味可供挑选。过去的凉白开、矿泉水,换为军医专门调配的低聚糖功能饮料,帮助队员补充液盐,控制水分流失。充气床垫出现在队员们海岛露宿的帐篷中,快速充气,躺卧舒适,让队员们可以在一天的高强度划行后,体力得以迅速恢复。除此之外,大连舰艇学院还专门为每艘舢舨配备了手持GPS,并安装了该院自主研制的“海上舢舨帆船训练远程指挥监控系统”,将北斗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结合,实现对舢舨航行的实时定位和全面监控。

    这样全方位的新变化,让5年前曾随队远航的笔者好奇不已的同时,也发出疑问:这样的保障,会不会让远航原有的让学员品“苦”的初衷发生了偏移呢?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旅旅长冯恒星为笔者解惑道,现有的保障能力,可以支持我们为队员提供更加完善的远航条件,我们在保障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健康的前提下,也在让他们把精力更加充分地投入到训练之中去,“可以说,这实际上对他们航海技能、意志品质的锻炼意义更大”。

    本报山东长岛县砣矶岛8月6日电

完成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次“自驾游”
新安保法过关或成日本国家性质改变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