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项调查显示——

八成以上青少年因“交友不慎”和“好奇”尝毒

本报记者 张文凌 通讯员 刘春媛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7日   06 版)

    35岁以下青少年成新增吸毒人员“主力”

    叶真(化名)进入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时,还不满18岁。这名来自云南保山市农村的男孩,初中辍学后,认识了社会上一些朋友,出于“好奇”“学着”一起吸食毒品,慢慢地成瘾了。“毒瘾发作时,就像蚂蚁在骨头里爬,又痒又痛,抓也抓不到。”眼睁睁看着儿子痛苦,父母常常以泪洗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毒品的类型、流通方式等越来越多,吸食毒品的人数也不断上升,其中未成年人吸毒涉毒的案例也急剧增加。”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令人痛心地是,像叶真这样,出于“好奇”走上吸毒道路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不在少数。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全国新发现吸毒人员46.3万名,其中,18岁以下的吸毒人员达1.8万名,18岁至35岁吸毒人员占近7成。这表明,在新增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据绝大多数。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在对该所200多名未成年戒毒人员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他们中有55%的人因“交友不慎”和33%的人因“好奇”而吸毒。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引发未成年人对毒品好奇的一大原因,是“漂亮、时尚”的合成毒品外形吸引了他们。

    “我们按照毒品来源分类,在对所内戒毒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吸食天然毒品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仅2人,其余的全部是吸食合成毒品的。”该负责人说。

    干警们在调研中获悉,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合成毒品大多色彩鲜艳,形状各异,有的像糖衣药品,有的像口香糖。一些青少年第一次尝试,就是被这些新鲜的“外衣”所诱惑。而一旦上瘾之后,有的人就开始吸食两种类型以上的毒品,认为“能享受更舒服的状态”。

    “学校对于毒品知识的普及少得可怜”

    “由于合成毒品易加工、价格低、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易学,现在一些毒品交易甚至出现了‘授人以渔’的方式,这远比‘授人以鱼’的更具社会危害性。”云南大学一位长期研究毒品问题的专家说。

    面对严峻的禁毒形势,健全法律法规,治理源头污染,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毒品知识宣传教育,成为禁毒战争中重要的环节。

    然而,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的干警在调查中,却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被调查的200多人中,未成年吸毒人员和家长对毒品的认知不高,且不知道毒品的危害性,甚至出现“毒盲”。

    随后,记者采访了多名未成年戒毒人员,他们均表示,“学校对于毒品知识的普及少得可怜”。

    “老师没有讲过关于毒品危害相关知识,只是学校墙上简单地贴过几张关于毒品危害的海报而已。”曾经在曲靖市一所农村中学就读的未成年戒毒人员宋箫(化名)回忆说。

    另一名吸毒人员、31岁的邱东(化名),其吸毒史是从4岁开始的。

    邱东的父母都是“瘾君子”。4岁时,她的父亲为获取毒资盗窃被抓,母亲也因吸毒进入劳教所,孤身一人的她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家里停水、停电,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在左邻右舍吃点饭过活。出于好奇,4岁的她模仿父母吸毒的样子,吸食家里父母剩下的毒品。7岁时,邱东已经吸毒成瘾,被送进看守所。常年吸毒,使她成为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我的心理压力极大,总觉得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怕别人知道排斥我,脾气变得很暴躁。”她说。

    从7岁至今,邱东说她从没有上过一天学,她生活的全部,“就是与毒品抗争、再抗争”,31岁的她已经32次进入看守所、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

    如今,坐在记者身旁,面带微笑接受采访的邱东,明显温和了许多。从小缺少关爱的邱某在这里感受到了关爱和尊重,甚至可以和警察“开玩笑”。在这里,她也第一次了解了毒品和艾滋病的知识。

    “这些戒毒人员都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加大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毒品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毒品的认识,营造一个‘谈毒色变’、知毒拒毒的环境,刻不容缓。”戒毒所的一位干警说。

    未成年人戒毒管理,是家庭也是学校

    “目前制毒贩毒、吸毒用毒花样百出,也给戒毒治毒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更应该突出细、全、新。”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一场有利有弊的人生考验。有利之处在于,将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生活,与过去不健康的生活圈隔离,有助于他们的“生理戒断”和“心理反思”;不利之处则是,戒毒所内不少戒毒人员多为屡次复吸人员,他们在一起相互交流,不利于未成年戒毒人员戒断毒品。这就使得戒毒所内必须从细节入手,用温情感化,为未成年戒毒人员创造一个更净化、更人性化的的戒治环境。

    为此,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和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分别成立了未成年人大队和未成年人中队,在这里接受戒毒的未成年人平均年龄16.96岁,大多是独生子女。这里改变了过去戒毒所严肃、紧张的监狱式管理方法,宿舍里有壁挂式电视、色彩艳丽的被套床单、毛绒玩具,每人还配发了5套亮丽的秋冬运动服、2双鞋子,为他们营造一个“类家庭”的氛围。70名未成年戒毒人员在这里接受了“成人礼”的洗礼,重温遗忘已久的“被尊重、被关爱”的滋味。

    管理警察的身份也向警察、教师的双重身份转变;管理场所向特殊学校转变,经过与教育部门的协调沟通,那里建立了未成年戒毒人员的个人学籍档案,确定了他们“既是戒毒人员又是在校学生”的双重身份。

    大队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文化低、技艺差,很多未成年戒毒人员出所后遭到社会歧视,找不到工作,又走上复吸的道路。“因此,在这里掌握一技之长、学会生存尤为重要。”

    记者在未成年人大队看到,接受戒毒的未成年人每天“半天学习,半天习艺”。不仅要学习语文、数学、书法绘画、计算机、音乐、体育、科普常识、人生职业规划、禁毒防艾等课程,还在云南新华技工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中等职业技能培训等技能课。去年,58名符合条件的未成年戒毒人员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和服装养护的技能培训,享受免收学费等政府助学补助,毕业时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书和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推荐就业。

    “尽管司法系统尽量为未成年戒毒人员搭建了一所特殊学校,但戒毒人员终究要走向社会。”戒毒所一位负责人说,要实现吸毒人员的三年戒断和五年戒断,还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戒毒模式以及高压打击毒品态势,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之路,任重道远。

“民生”牵动民心 “打虎”再现高潮
八成以上青少年因“交友不慎”和“好奇”尝毒
我看到莫高窟景区地上没有一片纸屑
“高考移民”状告乌兰察布市教育部门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