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希望老人度过一个没有痛苦的晚年”

——浙江衢州“万少华团队”救助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纪事(下)

本报记者 董碧水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9月01日   03 版)

    历时3个月,利用下班时间,团队成员骑着小电驴一个乡、一个村地走访,最终确认在柯城还有39位细菌战受害老人。

    “他们都是在细菌战中幸存下来的,现在年龄大多在80岁以上,脚上的伤口70多年不愈。”万少华说,这些患“烂脚病”的老人基本都生活在农村,饱尝苦痛却往往选择沉默,身心俱伤。

    “终身未娶,孤独,贫困,受歧视,这几乎是所有‘烂脚病’老人的人生。”万少华告诉记者,受害老人大多失去劳动能力,生计艰难,且招致了亲友邻居的嫌弃。有的熬不住折磨、也有为了不再让家人背负沉重经济负担,选择了自杀。活下来的老人,有些迫于无奈只能截肢,有些不懂护理,甚至用草纸、香烟壳、扑克牌、破布包裹伤口。

    调查结束以后,团队为每一个“烂脚病”老人建立病历档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此后6年间,无论救治小组的成员如何变化,一茬茬医护人员的爱心接力和无偿援助从未改变,万少华、郑新华、毛晓伟、丰青龙、江晓芳等一直坚持着这项工作,不管春夏秋冬,坚持定期为每一位“烂脚病”老人换药、发药,随访了解病情,为“烂脚病”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年间,他们奔波在当地乡间、农村社区,上门换药1700人次,发放药品、电话随访2000余人次,回收销毁的医疗垃圾就达1100余公斤。

    为了保证每月上门一次,团队成员主动放弃休息,想尽办法挤时间。因为医院用车不太好调配,成员经常自己开车前往,有一次,万少华自己开车载着医师、护士下乡到华墅乡三官岭村,中途有一段上坡路大约200多米,开着开着突然熄火,车子竟然慢慢倒退了,而车的另一侧就是深达十多米的山崖,吓得护士“哇哇”直叫。

    经过多年的专业护理,部分饱受病痛蹂躏的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向好的方向转化,更重要的是,老人们心里的创伤也在愈合,开始试着走出家门,与他人进行接触。

    周土文老太太的“烂脚病”伤口逐渐干燥,没有了先前的恶臭味,并长出新肉。因为发臭的烂脚、从来不敢到邻居家串门的魏洪福,症状得到控制后,终于可以走出家门。

    但让救助团队感到伤心的是,有的病人伤口已经痊愈但又复发,“6年来,我们一直在调整治疗方法,希望能去除病根,但能做的只是尽力不让病情恶化,这种病至今无法根治。”医生郑新华说,

    6年间,调查的39位烂脚老人,至今已有19位离世。万少华说,有些受害者直至生命尽头,伤情还在不断反复。

    救助团成员、85后医师余志斌说,虽然“烂脚病”很难治愈,但希望为这些老人创造一个没有痛苦的晚年,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这也是自己坚持这项工作的理由。

    团队成员的默默付出,也通过媒体逐渐被人们知晓,先后入选“感动浙江卫生十大事例”, 获得浙江青春领袖提名奖、“最美衢州人”十大年度人物等。 衢州市委书记陈新称,“万少华团队”救助团队“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一代的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

    在该团队精神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力量开始加入到关爱救助“烂脚病”老人。团衢州市委也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发出倡议,全面梳理日军细菌战受害者、抗战老兵等群体,组建医疗、护理、法律、心理关爱等专项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寻访、慰问和帮扶等活动。“受害者的伤口,也是历史的伤口,要尽最大努力去抚慰。”团衢州市委负责人说。

    本报衢州8月31日电

“希望老人度过一个没有痛苦的晚年”
诉说历史 传扬精神
马本斋:临终训子要“孝敬祖国”
中央文明办发布8月“中国好人榜”
甘肃:共青团关爱留守儿童体验营开营
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
教育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启动
“百企千岗进校园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公益活动举行
海南:奖励28部正能量微电影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两成
习近平与哈、老、柬、塞四国元首会谈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