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白阳)“我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进行的特赦,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实施,是依法治国时代背景下的一次法治范例。”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31日对记者说。
3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关情况。
据介绍,在国家的庆典、重要纪念日宣布特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也实行过7次特赦。虽然特赦制度在我国宪法中已有相关规定,但从1975年第7次特赦至今,我国再未实行过特赦。
卓泽渊表示,这次时隔40年的特赦,是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确定的程序来决定、实施、推动的,彰显了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背景,不仅具有重要的法治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卓泽渊认为,这次特赦的一大主体是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及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的服刑罪犯,同时还关照到了75岁以上的和犯罪时未满18岁的犯罪群体,反映了中国的法治精神、仁爱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同时指出,特赦并不是不加区分地对犯罪分子“网开一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周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死缓贪污罪犯可采取终身监禁,正说明了依法治国背景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法治需要有仁爱精神,但也要讲罪刑相适应,归根结底必须要坚守公平正义。我认为,刑法修正案(九)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卓泽渊说。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李林)今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党校政法部常务副主任卓泽渊从国际法角度解读了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卓泽渊认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避免战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必须在国内从国内法的角度坚守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还要在国际上坚守自己的和平发展理念。“国内和国际这两个和平发展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在新时代和平发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卓泽渊说。
在卓泽渊看来,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要以法治形式为国际和平奠定法治基础,依靠国际法治,有效制止、防止侵略的发生。比如,倡导用协商、谈判、调停、斡旋、和解的方式来化解国际争端,用国际法律化的仲裁乃至审判的方式等来解决国际冲突。
“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经验,创造了一些新的规则,也发现和运用了很多在新的时期解决国家与国家矛盾冲突的方法、形式、路径。”卓泽渊认为,应努力把这些方法、形式、路径上升为新的国际法规则,从而固化当前国际和平的整体态势。
“用法治来制约战争,用法治来阻止战争的发生,用法治来消灭战争可能发生的因素,使人类能够持久和平,”卓泽渊说,“我们正是在这样的不断努力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