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在书写中国经济成长史的时候,是我们绕不开的一段集体记忆。今天,说起这八个字,人们通常会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业激情,会联想起鞍钢的高炉、大庆的井架、一汽的解放卡车、一桥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现在中国经济的规模体量和全球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人们仍然会牢牢铭记“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曾经给这个国家经济建设带来的强大动力。
回顾抗战的艰难历程,我们会发现,“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这根中国经济的精神支柱其实早就挺立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地上,它支撑着装备落后、力量弱小的敌后抗日武装,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走向强大;它支撑着土地贫瘠的抗日根据地,在敌人严密封锁和残酷扫荡中成长壮大;它支撑着根据地的亿万民众满怀信心支援前线,让更多的粮食和装备变成打击敌人的火力;它支撑着中国抗战完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逆转,迎来最终的全面胜利。
今天,我们回顾抗战,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凝固在七十年多前的时空标本,用挑剔的眼光妄加分解。今天,我们纪念胜利日,更应当尽量贴近真实的环境去体悟历史的厚重,而不是用娱乐的心态去随意解构这份经历。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经说过,“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需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我将称之曰历史意见。”只有还原抗战初期敌强我弱的悬殊差距,还原边区和根据地极端贫困落后的艰难,还原老百姓采树叶当粮食的凄楚,还原八路军战士一杆枪只有三发子弹的无奈,才能深刻理解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拥军爱民在那个民族危亡时刻所表达的历史意见,也才能明白以“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为支柱的经济建设,为什么能在抗战危机关头乃至后来的许多时光里,一次次推动中国闯过难关,度过危机。
作为一种战时经济,抗战时期的财经有其特殊性和历史性,它集中体现了在封锁和包围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志。也恰恰因为如此,十多年后,当新中国再度面临国际上的封锁和包围的时候,“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经济策略被又一次树立起来。从黄土高坡、太行山上走来的这支队伍,不仅仅依靠军事和政治上的斗争,改变中国的命运,它也在用经济手段塑造中国的面貌,为它注入发展的动力。
今天,中国股市跌宕起伏能让大洋那头的华尔街波涛阵阵,中国消费者的追捧能让澳洲奶粉、日本电饭煲卖断货,中国经济如果打个喷嚏,世界经济也得抖三抖。得益于改革开放,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分工与合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在中国经济的基因里,那份“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传承仍然时时刻刻发挥着它的意义,从长征火箭、神舟飞船到蛟龙号深潜器,从981钻井平台到运20大飞机,从4G网络到“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如果没有这些坚硬的脊梁,世界第二的位置并不牢靠。寻回抗战中的财经记忆,也是在寻找中国经济的精神之根。无论我们行走多远,这个根都在那里。
皮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