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刚入秋,东北的经济已感受到了一些寒意。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东北三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以2.6%的增速在全国垫底。
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东北经济发展的问题不断被提起。曾经辉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困难重重:经济增长乏力、产能过剩、人口出生率降低、国企改革包袱重……
“东北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说,“为什么我们总在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从不说振兴深圳、振兴珠江三角洲呢?当经济发展不好的时候,就看谁的调整能力强,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正是通过市场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在黄益平看来,现在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过去支持重要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现在很难发挥作用,新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而在东北,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这和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夏春玉的担忧一样,他表示,这么多年过去了,东北的产业结构一直没有改变。东北的新兴民企屈指可数,互联网企业少见,传统企业创新乏力。
夏春玉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对东北在全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感受很深。过去,东北一直是计划经济中的佼佼者。如今,东北的重工业从支柱变为了负担,传统产业比重过高,而新兴产业成长缓慢。这不仅是夏春玉的感受,也是东北三省很多官员、企业领导、专家学者的共同看法。
统计资料显示,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吉林省超过40%,黑龙江省超过50%,都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113家,国有企业比重接近70%。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使得经济运行内生动力不足、结构调整艰难。
“为啥东北人愿意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很简单,好使!”夏春玉用浓郁的东北口音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北人习惯了“没有计划不能生产,有了计划必须生产,从不跨越雷池一步”。
经济的下滑导致东北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除此之外,东北的生育率和全国相比偏低,2014年5月,国家卫计委在黑龙江省所作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显示,黑龙江省的流动人口中想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仅为1.8%。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归纳目前东北地区发展所遇到的新困难和挑战时说,这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
在习近平总书记为东北开出的“加减乘除”药方中,夏春玉更期待中央多使用乘法和除法,即鼓励创新驱动,减少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也不要丢掉东北传统的比较优势,传统产业不一定是夕阳产业。夏春玉一再强调,传统产业要坚守,同时还要发展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适合东北地区资源条件的产业,以及提升现代服务业、航运物流。
在很多专家看来,东北面临的产能过剩、产业转型难题也正是当下整个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
持乐观态度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林毅夫认为,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意味着升级空间比较大。
“我们不要悲观,有些改革只有通过倒逼机制实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
本报大连9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