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13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李冬浩:为热爱的事业默默付出

本报记者 陈凤莉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9月13日   04 版)

    李冬浩的生活很简单,从家里到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甚至可以用枯燥来形容。但正是在这种枯燥的状态中,他和同事们,把我国TDMA卫星通信系统从无做到有,并走向世界领先水平。

    李冬浩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枯燥忙碌的工作状态。自从2001年毕业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这种状态就一直伴随着他。

    李冬浩是幸运的。进所不到一年,他就接触到了TDMA项目,进所不到三年,他就被委以重任,成为TDMA卫星通信系统研发项目的副总设计师。

    当时,TDMA系统在我国是个空白,此前30多年,我国同类系统设备长期依赖进口。面对这样一个项目,年轻的李冬浩感觉到了压力。

    对他来说,研发中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现在再去想那个过程,困难都不记得有多少了”。

    光是起步阶段硬件平台的选择就让李冬浩大伤脑筋。“这么说吧,当时我们可以用很多种系列的CPU,哪一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研究需求,需要做出选择”。

    科研往往就是这样,原理说得很明白,但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李冬浩的科研工作也是如此,当他和同事们一起查阅大量学术资料,反复研究国外同类产品,终于做出了完整的方案,却发现从理论到研发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方案当中列出了几种软硬件,要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做前期测试。

    “当时我国嵌入式软件发展落后,操作系统很难满足研究需求。”那段时间,他只能静静地坐在实验室里去寻找答案,已经不记得自己做过多少次实验,多少次失败后重新再来。

    2007年,MF-TDMA卫星通信系统终于研发完成并完成正样测试,这就意味着科研的成果可以向市场转化了,李冬浩仿佛看到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但就在此时,问题出现了。“我们发现我们的终端在将来的大批量生产或者后续维修方面,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李冬浩和同事们只能重新投入到项目当中去,进行终端结构优化,解决潜在风险。

    “长痛不如短痛,我们无法容忍自己研发的系统存在问题,并带入到产品当中去。”他说。

    一年之后,当所有的风险解除,TDMA卫星通信系统走向市场,李冬浩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这项研究成果申报了8项国家(国防)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打破了我国TDMA产品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那一刻,他觉得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从接触TDMA到研发出MF-TDMA卫星通信系统第一代产品,到第二代产品问世,再到现在正在研究的第三代,已经成为五十四研究所卫星通信与广播电视专业部七室副主任的李冬浩已经为TDMA付出了14年。因为忙碌,他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对象都是“内部解决”的。因为习惯了长期待在实验室,他放弃了自己的业余活动,加班成为他习以为常的事情,当他休假或者不用加班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因为热爱,所以不觉得累,他就愿意为这项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李冬浩说,“既然投入了,这就意味着一份责任,我就必须把它做好。”

大阅兵的迷彩战车是怎样炫起来的
白光的嬗变
李冬浩:为热爱的事业默默付出
“创业致青春·品味在山东”网络嘉年华活动落幕
服务“高原绿岛” 架起金融惠农连心桥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