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互联网+开放·连接”2015腾讯智慧峰会北京站现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物联网之父” 凯文·艾什顿等人就“互联网+”乃至物联网的真正价值进行了探讨。
尽管“物联网”是凯文·艾什顿于1999年提出的,在当日交流中他却警示:“如果没有互联网人类会不方便,但不会死亡。可是没了线下供应链整个世界在48小时内会坍塌。”他认为人们适应互联网信息洪流的同时有了忽视实物的倾向,其中一点便是对物联网定义的误解。
“真正的物联网并不是简单的智能化。”在凯文·艾什顿看来,能提醒人们喝醉的智能酒瓶、提醒皮肤晒伤的比基尼等时兴智能硬件并不算“物联网”,因为这些单纯的信息无法提升人类的认知和行为,真正的物联网必须通过感应器捕捉数据到互联网上,通过相应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帮助人类作出有效的管理决策——比如手机GPS定位或者物流运输体系。
刘胜义也持类似观点,他从“互联网+”的中国视角进一步阐释了该想法。他认为当前中国互联网界已经实现了“连接一切”,但是整个行业少有人探究连接的内涵。“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新的连接策略,也触及了很多用户,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创造出新的流通物。”刘胜义指出,连接器、接入方、流通物构成了连接的金三角,当流通物不再是互联网上简单的图文视频等内容时,全新的流通物成为决定“互联网+”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一份合格的流通物里必须包含优质的信息、产品、服务三种内容,这些内容会是比渠道更加核心的竞争力。
他认为,流通物内涵的扩展也将使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会将用户生活全面连接起来。为此刘胜义提出企业今后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首先,将企业提供新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商业模式完整覆盖到构建的网络中去——他以腾讯公益帮助贵州贫困山村脱贫为例,通过搭建信号塔、赠送手机,帮助本地打通与外界贸易网、社交网、物流网的连接,使得乡村人的生活沟通方式乃至商业环境全面颠覆从而脱贫;然后,凭借“新流通物”综合体的优势,用体验经济发展企业,打造NBA球赛般的视听、交互、氛围的跨界综合体;最后,关注用户改变,以人为本,以新流通物的传递实现和用户的沟通与反馈。
腾讯公司副总裁郑香霖认为,“互联网+”不但会颠覆服务业,更会给传统工业带来变革。他表示,“互联网+”的最大作用依旧在于社会资源高效再分配,行业机会依旧十分巨大,创业者应该在极为细分的领域里进行创新,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巨头愿意与创业者合作,借助他们的产品延伸自己的品牌。即使是巨头垄断的电商行业,创业者只要抓住用户多样多变的需求,搞好体验也依旧有生存空间。
“中国互联网化的程度,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互联网+’势必与物联网有更大关联,因为‘互联网+’的生态构建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之上。”凯文·艾什顿对中国互联网充满信心,他认为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前景在于使人们决策更加科学、合作更加紧密,最终实现更少投入和更多产出。
面对研究者们提出的“互联网+”新趋势,一线的创业者也深有体会。在峰会中一场O2O圆桌论坛上,“大众点评”总裁郑志昊提出单靠海量信息、疯狂烧钱的营销时代已经过去,“服务和连接的复合能力将比营销更加重要,在资本退烧的时代必须要深度布局,找到核心竞争力”。
“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产品功能不要太多,80%的用户只会用20%的功能。坚定把核心功夫做好,就能留住用户。”
58同城首席战略官陈小华则认为,今后创业必须有“大”眼光,“必须用全景的眼光去看市场,不能只关注自己赛道的对手,隔壁战场的强者将会频繁地突然杀出”。他劝告O2O创业伙伴们一要准备好应对猛烈竞争,二要准备好充裕的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