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国际关系学院大三学生赖笑非作为“2015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营员在英国参加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接受领导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智慧成长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和她一起的,还有其他14名中国大学生及15名英国大学生。
尼古拉斯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大四的学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商业与经济。在他的印象里,中国学生一般在学业上表现非常好。但中国学生的社交“经常很‘严格’地限制在华人圈子里,并不常与‘外国人’交往。”他认为,中国学生的“独立”可能是因为对语言缺乏信心,或是想念家乡,但“都是可以理解的”。
这次与15名中国学生的深入交流让他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他发现,中英大学生有很多共同的兴趣,例如电视节目、体育、政治观点等。尼古拉斯说,“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并没有很大不同。”
来自武汉大学的蒋一智也有着同样的感触。到伦敦的第一天,结束全天紧张的互动课程后,30名大学生在晚餐时一起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和时下流行的“never have I(我从没经历过的事情)”。
在英国学生的邀请和带领下,大学生们晚餐后去看伦敦眼、泰晤士河、大本钟。蒋一智给英国学生讲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自约克大学的本尼专业是政治、哲学与经济,他打趣地告诉蒋一智,“如果是其他人,可能会觉得你被洗脑了,但因为我是我,我觉得你说的还挺有道理。”
“就算和他们一贯的认识和印象不太相同,但我尝试说出来,他们也觉得这样辩证地看问题挺好。”蒋一智认为,中英大学生之间有很多共同话题,包括电影、歌曲、政治等等。“别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放大了,我觉得没有太大的不同。”
通过与中国朋友的交流,本尼对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有了新的认识,还学会了“你好”、“谢谢”等中文常用语,甚至包括“女神”、“怪蜀黍”等富有中国文化背景的网络用语。而赖笑非也对英国学生的饮食文化,工作、实习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历史与政治系学生的瑞秋表示,“这次的交流让我感觉到,我们英国学生要好好加油了。”
在英国的一周中,30名大学生吃在一处,住在一处。所有营员被分为5组,每组中有3名中国学生和3名英国学生,通过互动课堂、浸入式访问,大学生们需要完成最后的考核和答辩。学习交流中,曾担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的赵闯感受着两国大学生营员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他觉得中英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不同,中国大学生习惯在表达之前先从整体考虑,再聚焦问题,层次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而英国的大学生更关注具体问题,想到某一个点就会迅速表达出来。
在观察中英大学生的表现后,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翁翔表示,参加体验营的大学生都十分优秀,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表现得非常活跃,不仅英语流利,而且提问和发言中有很多思辨色彩。但他同时认为,了解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需要时间,现在大家大多还停留在粗浅的第一印象上。“不同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等造就了不同的人,一定是有差异的,但我觉得人性的部分肯定是相同的。”
“It’s not to say goodbye,just see you later(不是告别,只是说很快会再见到你)”。离开伦敦前,赖笑非在朋友圈发了第一条英文状态。
同时,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尼科在朋友圈发出了一组合影,配有文字“Amazing people with great talents and skills! I will miss them for
sure, thank you for being part of my journey and I will see you in
China! Have a safe flight tomorrow! (非常聪明和优秀的一群人!我一定会想你们的!感谢你们成为我生命旅途中的一部分!我们中国见!愿明天的归途平安顺利!)
“我们都迫不及待想到10月25日了。”来自中南大学的石坚说。据了解,30名中英两国大学生代表将在10月25日至31日在中国参加第二阶段的活动,该交流项目也已被列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