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健识

诺奖飞入农户家

黄昉苨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4日   11 版)

    一个星期前,我的朋友圈被屠呦呦女士的各种消息刷了屏,到今日仍余音不绝。奇怪的是,与她一块儿获奖的另两位学者,没什么人关注。

    要知道,如果仔细琢磨的话,这两个外国老头帮助过的贫苦劳动人民,怎么算也有好几亿——大村智与威廉·坎贝尔,在40年前共同发现了能够抗寄生虫的阿维菌素。

    这被誉为是青霉素之后人类最大的医学发现。

    哪怕对日本社会来说,一个像大村智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称得上新鲜:他并不是名校毕业生,还生长在一户农家,打小就得时时照顾家畜。要不是老爸当年及时叮嘱了一句“要是想学习的话,就去考大学吧”,没准现在都不会有这样一个学者。

    他的弟弟,现在也是75岁的老头儿了,他回忆说,小时候哥哥总是跟兄弟姐妹一块儿瞎玩,就算到了高中时,他的书桌上也总是布满了灰尘。

    在1950年代的日本乡间,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少年,日后将拯救数亿人的生命呢?

    就从大村智在村里使劲儿欢脱的年代起,人类医学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不过,当欧美国家的儿童,因为营养充足、治疗得当,死亡率已经掉到不足1%之时,广大的亚非拉地区却依然生活在近似原始的卫生环境中: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受寄生虫的影响,不消说,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人。

    与这回诺贝尔医学奖相关的数据是,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感染淋巴丝虫病,3700万人感染盘尾丝虫。前者会导致病人的躯体肿胀,例如让一个姑娘的小腿肿如象腿,最终致残;后者则会致盲。

    在灾情严重的村子里,三分之一的居民会在长大成人之前失明。

    而大村智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切。

    他在一个高尔夫球场旁边搜集土壤样品,分离出新的霉菌菌株,最终从数千种不同的培养皿中筛选了50种最有前途的,美国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C·坎贝尔从中纯化出了阿维菌素——一种能有效对抗寄生虫的成分。

    在对它进行优化后,大村智与美国的制药公司合作,制造了寄生虫驱虫药“伊维菌素”。

    本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科研故事。然而,80年代,当医学家们发现这种药对非洲的寄生虫病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以后,大村智放弃了伊维菌素的专利权。

    这意味着,患者们因此可以获得无偿的治疗。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这种药物被无偿提供给非洲和中南美等国的居民,超过10亿人因此受益——实际上光2012年就有两亿多人服用此药。

    这巨大的利润空间与大村智再无关系。事实上,他的日子过得也很不错。他是一个经营天才、美术鉴赏家,业余爱好写毛笔字,时不时出趟远门,但不管走到哪儿,身边总带着妻子和女儿的照片,以及装土壤的小袋子。

    数年前,大村智在非洲加纳探访时,一位河盲症患者告诉他,虽然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但是很高兴,因为大村智的发现,他的疾病不会再传给下一代,年轻人不用担心他们祖辈遭遇过的悲惨疾病。

    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一出,大村智和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在东京进行了一场对谈。聊起在非洲探访的经历时,野依良治说,大村智教授救助了那么多传染病患者,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今后不会出现新患者”,大村智半开玩笑地说,“我自己也觉得这有点儿超出科学范畴,属于和平奖了。”

    这个充满巧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位西医学者的话:除了预防和治疗,西医的最初抱负,无非是为了坚持人的尊严。

    但在人类的命运之外,对大村智来说,最大的遗憾,是他的妻子没能看见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天。

    在获知得奖后,他对媒体提到了15年前因病去世的妻子。他从来没有感谢过她,哪怕是在后者离世前:“如果能说声谢谢就好了,但是我却没能说出口。”

    年轻时,作为学者的大村智收入微薄,妻子在照顾家庭之余,不得不出门赚钱补贴家用。但私下里,她曾骄傲地对长女说过:“你父亲的研究非常厉害。”她笃信丈夫的成就,却没能看到它被世人承认的那一天。

    获得诺奖以后,大村智想着,等自己平静下来,要去亡妻的墓上看看,认认真真地告诉她,他的感谢。

细胞“特种兵”大战肿瘤君
诺奖飞入农户家
这叫做颜色
工蚁会怠工
植物也疼娃
晨昏莫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