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打造“岗位社工+项目”运作模式

南宁:让社工梦想更有底气

本报记者 谢洋 实习生 薛瑞环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7日   01 版)

    一年前,鲁东大学心理学硕士李剑文的就业去向,成了班上同学心中的一个谜:“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怎么一毕业就沉寂了,难道是没有找到工作?”

    一年后,李剑文终于敢大大方方地在班级群里说出自己的工作——广西南宁市江南区菠萝岭社区“青空间”社工服务站站长。

    班上同学有做大学教师的,有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也有进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唯独李剑文做了同学们眼中“社会认知度低,待遇偏低”的社工。但她认准了这份工作的意义——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实实在在帮助那些弱势家庭的青少年解除成长的烦恼。

    目前,南宁市6个城区共建有29个“青空间”社工服务站,其中20个站点已投入运营,其余9个仍在建设当中,到2015年年底,全市将建成投入使用“青空间”社工服务站35个,面向社区周边青少年提供预防违法犯罪服务和成长成才、就学适应、身心健康等专业服务。统计数据显示,有青少年社工介入的城区,青少年犯罪率明显低于没有社工参与预防违法犯罪服务的区县。

    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城市之一,从2008年开始,南宁市就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青少年事务社工的相关工作,努力构筑起“党政领导,共青团牵头,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用服务赢得人心

    李剑文还记得,社工服务站刚成立时是最困难的时期,缺人、缺资金,社区的家长们也不理解。很多次,家长以为他们有什么企图,以各种托词拒绝孩子来服务站参加活动。但“坏孩子”小兰的改变,让大家对社工刮目相看。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兰是两年前跟打工的父母到南宁的。由于自控能力差,爱说谎爆粗口,还经常跟同学闹矛盾。

    李剑文和同事经过了解,发现小兰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家教就是简单的打骂责罚,很少去关心孩子行为的动机。“小兰自尊心很强,其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引起父母关注,因为她很害怕父母有了弟弟,就不再喜欢她了。”当社工跟小兰父母分析孩子出格行为的原因时,他们才意识到之前太不了解孩子,要弥补教育方法的不足。

    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和磨合,小兰变得不再调皮任性,社工服务站也赢得了社区家长的认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遇到事情也都愿意到站里和社工一起分享。

    “姐姐,我英语考了98.5分。”“姐姐,昨天你教我的解题方法好有用!”10月9日,记者看到,放学后,菠萝岭小学的孩子纷纷涌进“青空间”社工服务站,争先恐后地向社工哥哥姐姐汇报学校里的趣事和学习上的问题。60平方米的服务站分成图书区、活动区、多功能室3个功能区,附近每天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有好几十人。

    在李剑文看来,社区既是青少年生活集聚的地方,也是比较容易暴露青少年问题的地方,社工服务成为孩子们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之外的有效补充。“比如以前团委调研发现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和关怀缺失,来到学校又不适应,行为容易走极端。现在团委会直接联系我们进行服务,因为我们比较专业,而且深入社区,可以及时对这部分孩子进行行为矫正。”

    最有情怀的“男神”社工

    “夜里做梦都是这些孩子!”25岁的彭世君是江南区菠萝岭社工服务站的社工,他被李剑文称为南宁社工队伍里最有情怀的“男神”,因为南宁市社工工资一度很低,很难留住人,特别是男性。

    从开始把做社工当“混日子”,到现在对孩子们“舍不得、放不下”,彭世君直言除了“情怀”之外,各种保障也让他的社工梦想更有底气。

    南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分别下发文件,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完善机构设置,充实人员配备,保证工作经费,明确工作措施、步骤等具体要求。同时,确立了财政资金对社工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将青少年社会工作经费分别纳入市、城区两级财政预算范围。

    除了在政策方面支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以外,为保证社工有工作机构和活动阵地,团南宁市委努力构建青少年社会工作事务机构的“三级体系”:在市级注册成立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各城区建立了社工办公室,在部分社区建立了社工服务站,日常工作开展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按照“1名团干+1名青少年事务社工+1支志愿者队伍”的模式推进服务,培养了一批社工和志愿者骨干,为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很好地储备了人才。

    彭世君告诉记者,最近社工们又吃了一颗“定心丸”:团南宁市委又牵头其他政府部门推出了“岗位社工+项目”的运作模式。

    所谓“岗位社工+项目”的运作模式,即由财政资金购买社工岗位,市里统筹指导和协调管理,城区具体调配和使用;同时通过积极自主研发项目、建立公益创投平台、承接社会政府项目以及与公益组织共同合作开发项目等运作方式,培养和留住本土社工的一线、督导、管理人才,促进本土化发展。

    现在南宁市的社工不但每个月能够从财政部门拿到1900元的岗位工资,还能得到一些具体项目的费用。虽然项目竞标要求很高,但是无疑给很多社工的待遇提升带来了希望。

    今年6月30日,团南宁市委召开2015年青少年权益工作项目邀标议标会议。经过严格的评审,团南宁市委分别与5家机构签订了流动人口子女学业辅导、闲散青少年就业指导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自护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宣传教育、陪伴成长教育等服务方向的项目协议。

    李剑文所在的江南区青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功竞标“闲散青少年就业指导”项目,得到了9.8万元的项目费用。这个消息令李剑文和彭世君兴奋了很久,他们表示将不断充电,以专业的力量赢得更多的项目资源。

    怎样才能留住社工人才

    虽然南宁市社工服务方面已取得一些成效,但是“如何留住社工人才”,始终是团南宁市委书记王亚楠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南宁市去年招募的303名社工,目前有229人在岗。王亚楠担忧的是,“社工人才队伍不稳定,服务项目长期开展的效果将难以保证”。

    此外,社会对青少年事务社工的认知度低。“虽然我们的青少年社工开展了大量活动,在服务青少年领域有了不少作为,但社会上对社工、义工、社区工作人员等还存在认识不清,甚至认识错误的问题。”王亚楠说。

    去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301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73.4%的受访者不了解社工行业。其中,50.2%的人误以为社工就是义工或志愿者,23.2%的人将社工当成居委会人员。“公众对社会工作还缺乏了解和认同,往往将其视作简单的学雷锋、做好事,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不高”。

    此前,南宁市曾作过一项调查,显示45.5%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工资报酬低(62.4%)、社会认可度低(58.7%)、工作要求高责任重(50%)、工作强度大(27.9%)、无法实现自身价值(26%)。南宁市青少年事务社工中,62.1%的月工资在1500元至2000元之间(2013年该市平均月薪为3138元),收入在当地处于中下水平。

    即便是在社工事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深圳,截至2013年年底,社工流失率达19.8%,逼近20%的人才流失警戒线。在流失的社工中,有超过70%的人不再从事社工行业。

    那么,怎样才能留住社工人才?

    相关调查显示,72.1%的受访者给出的高招是“提高薪资水平”,68.9%的人建议政策优惠,55.7%的受访者寄望于政府更多购买服务,55.2%的受访者建议完善社工晋升机制,53.4%的受访者认为要加强在职培训,45.1%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行业宣传,42.5%的受访者强调得先提高专业教育水平,还有38.1%的人建议完善考核机制。

    王亚楠建议:“我们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推广,不断扩大社工队伍的社会影响力。”

图片新闻
未来五年,中国七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电商扶贫助贫困地区弯道超车
南宁:让社工梦想更有底气
最高法接收首批学者和实习生研修学习
“16岁少年偷越国境”事件真相调查
冰点
寻访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