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韩国总统朴槿惠10月16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首脑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奥巴马说:“希望中国遵守国际规范,我们对朴槿惠总统提出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在中国没有遵守国际规范时韩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美日企图染指中国南海的情况下,美国现又挟美韩同盟公开要求韩方在南海问题上支持美国的立场。笔者曾提出过“解决南海问题应从东北亚入手”的观点,奥巴马的此番讲话,似乎进一步佐证了笔者的判断。
消息一出,韩国政府赶紧“灭火”。韩国外交部发言人鲁光镒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奥巴马的说辞只是原则性的,“初衷是希望中国遵守国际规则”,不希望外界对此过度解读。韩国外长尹炳世此前表示,奥巴马当时连南海的“南”字都不曾提及。但对奥巴马提及的“美国希望中国能遵守国际规范”的意思,韩国外交部并没有作出相关说明。
韩国“灭火”的心情或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韩国不便于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鉴于目前的地缘环境,韩国确实是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得罪中国。但现实是残酷的,在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一个守成大国与一个崛起中大国之间的交汇与碰撞,甚至交锋与冲突的机率会越来越大。与此相应,韩国的纠结也会越来越多,如在“萨德”导弹系统问题、加入亚投行问题、出席中国9·3阅兵活动等问题上,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和压力。
韩国《东亚日报》10月19日发表题为《奥巴马要求韩国对中国有话就说,但韩国做好回答的准备了吗》的社论称:“美国在公开场合就韩国的外交立场表示担心,是十分罕见的事情。”韩国《中央日报》也说:“奥巴马的表态可有两种解读,一是要求韩国在中美发生纠纷时,站在美国一方;二是要求韩国尽快在南海问题上表明立场。”由此可见,美国对韩国的压力越来越大,将来不排除迫使韩国选边站的可能。
对中国来说,南海问题最大的麻烦并不是南海岛礁主权的声索国,而是美日两个域外国家。美日的“醉翁之意”也不在南海,而是企图遏阻中国的崛起。因此,中国在战术上应重视南海,立足南海,但在战略思维上必须跳出南海,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众所周知,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依靠两大支柱,即美韩同盟和美日同盟。在美日韩三角关系中,美日、美韩都是非常紧密的军事同盟关系,而韩日则只是“伙伴关系”。作为主导者,美国希望并推动三国同盟走向一体化,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所谓的“亚太小北约”,作为对华战略的资本,美日向南海伸手也是以此为后盾的。
然而,韩日这对历史宿敌使美日韩同盟的三角关系并不等边。虽然美国积极推动,日本积极拉拢,但韩国始终不愿意和日本过于靠近,这个同盟三角形始终无法形成像美国期待的等边三角形。所以,美国致力打造的“亚太小北约”并没有形成铁板一块。
为了防止韩国进一步向中国靠拢,美日两国极尽拉拢之能事。此次朴槿惠访美,由国防部长陪同访问五角大楼并举行会谈,前所罕见。美方还在国防部举行了隆重的仪仗队检阅仪式,用最高礼遇欢迎朴槿惠,以此彰显美韩友好关系。朴槿惠也给以回报,她表示:“韩国是美国可信赖的伙伴,韩美同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轴心。”强调重视对美关系。
出于同样的目的,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出访韩国,10月20日在首尔与韩国国防部长官韩民求举行会谈,双方谈到日本自卫队进入朝鲜半岛的问题时就“韩国领域”的定义产生分歧,此后事件持续发酵,引发一连串不和谐声音。韩日双方此次通过防长会谈商定加强军事交流和合作,但双方要想开展圆满和顺畅的军事外交明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日本比美国更害怕中韩战略靠近,因为从地缘上来看,朝鲜半岛就像一把尖刀插向日本列岛的腹部,现在是美国在韩国的驻军和美韩同盟为日本保驾护航。如果没有美国的因素,又假如中韩关系恢复到甲午战争之前的战略联盟,试想,在中国和韩国共同崛起的今天,日本还有多少精力能够在东海和南海寻衅滋事呢?如果真有这一天,就会是日本的梦魇。
韩国《韩民族新闻》评论说,韩国外交面临重大挑战,中美两国对韩国都至关重要,但现在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密切,这让韩国外交很难掌握平衡,朴槿惠正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一旦失去平衡有可能招致两国都不信任,所以韩国在外交上必须发挥创造性。笔者认为,在短期内韩国还离不开美国,从长远来看,一旦朝韩实现真正和解,美国对韩国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中韩战略靠近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0月20日,环球网第一话题的题目是《奥巴马要求韩国就南海问题发声,韩能顶住压力吗》。当天民调结果显示,67%的网民认为“能”,33%的网民认为“不能”。无独有偶,19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对于“是否相信中国会继续负责任地处理国际事务”,71%的韩国人作出肯定回答。可见,中韩双方绝大多数民众都信任对方,中韩战略走近既有历史基础,又有现实需求,实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南海问题上韩国是能够顶住美国压力的。
随着中国崛起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特别是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应该成为外交重点,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朝鲜半岛或许是解开东北亚问题乃至南海问题的钥匙。
(作者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