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一个村一个村走出的扶贫路,就是全世界减贫的中国经验”

全面小康点燃贵州贫困山村青年新希望

本报记者 白皓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30日   01 版)

    扫一扫 查看详情

    编者按:“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公报令人振奋。再过几天,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将在北京举行,其主要议题也是“十三五”规划。4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前政要、战略家和企业界领袖将与会,中国国家领导人将会见主要来宾,国务院领导将发表主旨演讲。

    “十三五”规划对青年的未来生活有何影响?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让青年读懂中国·展望十三五”系列报道。


    上世纪60年代出生,年轻时外出做体力活维持生计,返回家乡后又陷入贫困,这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村民张祥印这一代贫困人口身上的共同烙印。在集中连片贫困的乌蒙大山深处,张详印的脱贫之路是中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未来扔掉“贫帽子”的缩影。

    3头西门答尔牛是张祥印的希望,比起重体力劳动,放牛是他更现实的选择。政府全额贴息的2.4万元贷款是买牛资本,专业养殖技术员住在镇上随时上门服务,每下一头小牛,饲养半年后卖出,就意味着五六千元的纯利润,比起过去养的两头老黄牛,新的养牛项目架起了脱贫的新路。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句话写进了29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还强调,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更点燃了贵州贫困山村青年的新希望。

    “十三五”射出精准扶贫之箭

    今年的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直言,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具体办法,是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如何做到精准?当这个问题从中央的顶层设计落到贵州省黔西县中建乡党委书记唐宝书头上时,他选择到最困难的村里去寻找答案。

    这位贵州省100个一类贫困乡的党委书记要求在全乡重点贫困村红板村村口竖起一个大牌子,牌子上写了9个字“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紧接着就带着乡干部一头扎进村里。

    “这9个字是中央领导的要求,就放在村口,时刻警醒干部,也时刻提醒乡亲们监督我们是不是做样子。”唐宝书认为,要精准就必须知道每一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贫困不再是一个笼统概念,而是一家一户个性化的脱贫需求”。

    在红板村的村委会,115个贫困户、486名贫困人口的信息全部制作成精细的档案,每一个贫困户都确定一名干部“一对一”帮扶,计划脱贫的日期就贴在档案柜的玻璃上和贫困户的大门口。

    对贫困户的帮扶项目形成一个菜单,养鸡、养羊、养牛、种植药材、做电商等扶贫项目由贫困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红板村贫困户唐元刚家选择了养羊,利用全额贴息贷款和扶贫款,全家7口人2013年养了15只山羊,今年发展到30余只,目前生羊每斤价格为18到20元,仅这一个扶贫项目就让唐元刚家近两年的收入接近5万元,实现脱贫。

    在红板村,随处可以看到这种“个性化”定制的精准扶贫项目,为了发挥当地绿色农产品的优势,一条指向精准扶贫的通村水泥路在今年5月贯通,京东在当地设立了合作点,鲜红的电商招牌挂在村委会门口,直面村里的小学。 

    “再过15天,红板村就能通快递了!”10月27日,唐宝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山货要是能出了山,脱贫致富的希望就能更进一步。

    如果一切正常,红板村今年可以有21户88人脱离贫困,其余的贫困户都已经做上了符合自己需求的项目,扶贫资金一部分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另一部分成为承担产业风险的兜底资金。按照计划,这个贵州省一类贫困乡中的重点贫困村,将在2016年实现全村脱贫。

    “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扶贫理念,正在成为中国发展中努力补齐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有效手段。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分析,构建新型“滴灌”式“到人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在确保脱贫的同时,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同步小康要更加注重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十三五”射出精准扶贫之箭的同时,让贫困家庭和个人切实感受到脱贫之后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检验扶贫效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多个省份都提出,要坚决杜绝以应付工作的心态做扶贫,避免出现编数据、造样板工程取代整体情况的现象。贫困的帽子不再是贫困区域视为可以坐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的“护身符”。

    有623万贫困人口的贵州省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夕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大会,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告诉全省的干部,未来五年平均每年要减贫100多万,到2020年年底,还有1897天时间。

    贵州省同时明确,同步小康要更加注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真实感受,不以全省的总体小康代替县县建成小康,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简单以指标代替人民的直观感受。

    王治强对脱贫致富就有着最深刻的感受,这位贵州省遵义县花茂村村民17岁出门打工时,兜里只有5块钱,新农村建设让花茂村从“荒茅田”成为了景色优美的休闲旅游圣地,镇新农办主任磨了半个月才说服他开起了农家乐,如今,他是一个大型农家乐的老板。

    “实在没想到,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到了我的农家乐。”王治强说,平时重庆、遵义避暑的游客就很多,在外打工的儿子也回家一起帮忙经营,习主席来过以后,小院人气更是暴涨,全家最多时一天要接待三四百个游客。新的发展思路带来的是生活实实在在的变化,平均每个月1万多元的收入让王治强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如今,花茂村又开始琢磨如何让“黔货出山、网货下乡”。团贵州省委了解到需求后主动牵线,在贵阳工作的李强辞去了一家电商公司的工作入驻村里,成为花茂村“乡亲淘”的运营中心主管。

    李强计划,在各个村庄成立一个“淘货”中心,一方面销售土特产,同时还能为村民提供电商服务,快递也可以直接送到村民家门口。

    “良性的山村经济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才回流乡土,那时,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会越来越快。”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党委书记张和国说,花茂村的成绩正是垭关村努力的方向。

    张和国认为,未来的农业产业化路径将有可能让农户手中的土地变成股权、资源变成资本,农民变成股东,到那时,张祥印可能会做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养西门答尔牛让他脱离贫困,新产业让他走上致富新路。

    “一个村一个村走出的扶贫路,就是全世界减贫的‘中国经验’。”张和国说,“未来五年,誓与国家一起决战贫困。”

    本报贵阳10月29日电

本报记者 白皓 李雅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10月30日 01 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创业正当时”二〇一五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举办
计生政策:定的就是只搞30年
全面小康点燃贵州贫困山村青年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