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军事论坛上,军迷之间交流喜欢用“黑话”,印度被称作“三哥”,美国的代称是“美帝”,中国则被称为“小白兔”,因为我们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人畜无害”。
但美国的一些军方人士显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军费连年以两位数增长,“不够透明”的中国军队更像是一条“充满威胁的龙”——按照“修昔底德陷阱”、“民主和平论”等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军事威胁论”就自然产生了。
“修昔底德陷阱”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大国霸权,最终导致战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则蕴含着更多战争可能性。
“我觉得,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11月1日,参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实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中国实践之上的。”
“假如西方是橘子,中国是苹果,你用解释橘子的理论来解释苹果,我觉得还是有差异的。”他形象地比喻说。
不少与会的政要、学者认为,西方对中国军力的发展存在“误解”。上月刚刚结束的第六届香山论坛和眼下正在举行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都在努力改善这种状况。今天晚上的闭门会议上,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乙晓光中将还发表了《中国的国防战略——中国和平发展的保证》的演讲,向与会的40多位政治家、战略学者、企业界领袖介绍中国的军事发展战略。
“是不是威胁,要看国防政策。”军事科学院国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舟说。
陈舟是我国国防白皮书拟制工作专家组组长。截至今年,我国已经发布9部国防白皮书。他说,贯穿这9部国防白皮书的一条红线就是,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永远不搞扩张和不称霸,中国会走出一条与历史上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
“西方战略传统比较强调对抗,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崇尚‘以和为贵’、‘亲仁善邻’,慎战、止战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陈舟对比说,“你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军事斗争,目的都不是争霸和扩张,而是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军史显示,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因为美军已经打到鸭绿江边,战争结束后,志愿军于1958年年底全部撤出朝鲜。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也是由于印军多次制造边界流血事件,中国不得不出兵。作战胜利后,部队退回到原来双方实际控制线并后撤20公里,还主动交还俘虏和缴获的武器装备。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防御性核战略非常透明——“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有几个会这样承诺?”这位国防政策专家反问说。
郑永年也认为透明很重要。“不透明,其他国家就会感到恐惧。大国害怕的是中国和他们竞争霸权,小国担心的是中国会对他们实行王道还是霸道。”
实际上,随着观念的开放,解放军的透明度已经大大提高。2005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华时,“历史性”地参观了第二炮兵司令部。去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成为参观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第一位外国人。五角大楼的新闻秘书随后表示,哈格尔明白解放军同意他登舰参观的要求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还开通了国防部网站,设立完善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多次邀请外国军事观察员、驻华武官观摩“北剑”、“铁拳”等系列演习。
国防白皮书作为政府文告,同样是“增信释疑”的重要手段。陈舟介绍,在1998年的白皮书中,提到七个军区时连具体名称都没写,到了2000年的白皮书就开始介绍解放军的总部、军兵种和军区体制。两年后的白皮书中,甚至具体到“各类航空兵团编制飞机数量,通常在20架至40架之间不等,飞机和飞行员之比,通常是1:1.2”。详细程度令美国一些智库研究人员都颇为吃惊。
今年5月26日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更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国防白皮书,9000字的内容详细介绍了中国军队的使命任务、战略方针、军种发展战略以及军事斗争准备情况,“这些以前都是核心机密啊!”陈舟举着这本薄薄的白皮书感叹说。
与“透明度”一样,“军费开支”也是“中国军事威胁论”“轰炸”的重点。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防预算为8082亿元,2015年增幅在10%左右。但数字背后的事实是,中国军费的连续增长带有很强的补偿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军队要忍耐”的大背景下,“我国国防建设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近年来,国防费用虽然不断增长,但主要用于改善官兵待遇,应对物价上涨,提升武器装备水平,而“国防费国民人均数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
在郑永年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人家认为是‘经济威胁’、‘军事威胁’,不要太在意。”他举例说,“中国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开始也有人说是威胁,现在没人说了。向海外派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是这样,对于大国来说,行动更重要。”
“国际责任也给中国的军事和平崛起创造了条件。如果中国能够把军事崛起放置于中国的国际责任的构架内,其他国家不仅不会感受到‘威胁’,反而会感觉到中国军事崛起的必要性。”他在《中国要如何实现军事崛起》一文中写道。
数据显示,解放军当前共有近3000名官兵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我国参加维和行动已经25年,不久前,中国还宣布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而今天,中国海军第二十一批护航编队正航行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中外商船提供护航服务。中国军队正在用实际行动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正是因为这样,郑永年有信心认为中美不会跌入“修昔底德陷阱”。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表明,在历史上16次挑战国与霸权国的交锋中,12次发生了战争,4次实现和平权力转移。“毕竟有4次没打。”他说,“如果中国还是像美国那样的思维逻辑,那就要打,但好的是,中国有自己的世界秩序观,所以不会打。从哲学上讲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郑永年的建议是:“要允许人家怀疑你,骂你几句也无所谓。”“如果中国真的有一天成为‘威胁’了,反而这种威胁论就没有了。”
(本报记者陈婧对本文也有贡献)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