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教育均衡如何跟上快速城市化的步伐

合肥市包河区:集团化办学让名校不再稀缺

本报记者 王磊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3日   01 版)

    因为德国总理默克尔10月30日的到访,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葡萄小学名声大震。

    当天,默克尔观摩了学校的数学课,还与校足球队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我当时向她介绍了学校如何贯彻均衡教育的理念,带着她参观了少年宫和足球队。”金葡萄小学校长窦海山激动地回忆,“默克尔总理称赞我们的孩子非常棒,学校也非常现代化。”

    作为均衡教育发展的样本,这所城郊的农村小学建校刚满4年,但它一跃成为合肥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拥有科学探究室、舞蹈形体室、少年宫等“不输给城区小学”的硬件设施。

    “默克尔观摩的数学课就是我的‘弟子’陆樱红上的,她的表现非常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校长陈罡是一名特级教师,在他看来,“贯彻教育均衡的理念,除了硬件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师资、课程这两大优质资源的均衡布局。”

    2014年,陈罡没有选择屯溪路小学,而是将金葡萄小学作为教研基地,设立了“陈罡名师工作室”,带着金葡萄小学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并且制定了教师团队3年发展规划。

    “在名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师资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据窦海山介绍,该校有多名教师先后在省级、国家级的教学比赛中斩获各类奖项,“很多教师感慨真是没想到。”

    包河区是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区,金葡萄小学的变化只是该区“集团化”办学模式的一个缩影。从“强校带动弱校发展”,到“名校办分校”,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反思,今年9月起,包河区的均衡教育改革再度启程,向深水区迈进。

    只有一所“名校”是“盆景”,不是“风景”

    据该区教体局局长陈雪梅介绍,目前区里首批组建了师范附小教育集团、48中教育集团等6大教育集团以及南园学区联盟,“彻底打破学校间的壁垒,各校共享课程、师资、管理、文化等资源,缩短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让它们尽快‘脱薄’”。

    “校舍盖起来不容易,教学搞上去更是不易,我们不能坐等一所学校‘自然成熟’,那样均衡教育就会拖城市化的后腿。”据陈雪梅介绍,明年9月1日起,该区将有10所新建的学校同时开学,其中有6所建在滨湖新区。教育部门压力之大,可窥豹一斑。

    自2006年起,包河区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作为合肥城市规划的“大手笔”,坐落于该行政区、占地196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外来人口来到滨湖新区置业,加之务工人员子女进城,这对包河区政府资源分配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布局构成新的挑战。

    “全区上下不断深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认识,把教育作为包河最大的优势、最强的品牌,最优的区情、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优化教育事业发展环境。”包河区区长耿延强说。

    “如果只有一所‘名校’,那只能成为‘盆景’。”陈雪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名校,老百姓的子女无需择校,在家门口安心就读,那才能成为“风景”。

    为了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包河区自2004年起就开始了“名校办分校”的探索,合肥师范附小是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2007年,该校从老城区整体搬迁至滨湖新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该校开始在一片“真空地带”上进行了“名校办分校”的教育实验。

    自2009年起,滨湖新区先后“孵化”出合肥师范附小二小、三小、四小、保兴校区、万慈小学等5所学校,其中已有3所分校“壮大”为独立法人的学校,如今这6所学校共同组建成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

    “办分校不是‘贴标签’,要把分校真正当作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合肥师范附小校长、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理事长张红介绍,当初在接手保兴小学后,该校原有教师全部实行竞聘上岗,不能胜任的转到教辅岗位,“不仅我们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他们的教师也过来‘挂职’,统一考核,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实现‘一盘棋’的管理。”

    让教师“流”起来

    就在今年9月,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甫一成立,就开始推行“名师种子计划”,从理事学校中抽调8位名师组成“豪华阵容”派往四小,其中还包括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的冠军。

    在理事长张红看来,此举不仅仅是为了“支教”,终极目标是在四小播下“种子”,培育出更多的年轻“名师”。让她感慨的是,“今年大家都抢着报名,希望能到那里干出一番天地。”

    达到教育均衡,教师岗位流动如何“流”起来至关重要。今年年初,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

    “尤其是区里这么多新建小学,如果仅仅依靠面向大学毕业生招考,师资年龄结构可能会不合理,那就离不开集团内骨干教师支教。”不过,在陈雪梅看来,“如果教师流动‘流’不起来,未必责任都在教师身上,并非他们不愿吃苦、不能顾全大局。教师往往看重‘名校’所给予的职业成就感;从生活上看,就近教学更有利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她认为,教育集团的出现可以起到“微调”作用,消除了支教教师与母校之间的“割裂感”,“大家仍然处在同一个教育集团内部,与昔日同事之间的交流依然频繁”。此外,教师可以选择集团内离家较近的学校支教,生活上更加方便。

    “骨干教师支教容易产生原先岗位空缺问题,这又必须得到校方的支持。”张红认为,今后的支教计划将由集团理事会统一制定,各理事单位执行起来会更加配合。

    “现在我们已经有好几名教师在支教学校留下来,工作关系也调了过去。”在她看来,政策导向必须以人为本,才能真正促成教师从“柔性流动”向“硬性流动”转变。

    师生“走校”

    “如果只是单向的‘输出’,势必会稀释名校的资源,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陈雪梅表示,集团化办学强调的是,每个学校都要对集团作出“智慧贡献”,不能被动地等待“输入”;在接受核心学校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各校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最终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一校一特色。

    目前,包河区的教育集团采取“1+X”的形式,即将1所“龙头名校”与多所新建学校结成办学联合体,在管理上实行理事会负责制,名校校长为理事长,独立法人学校校长为理事。

    作为理事长,张红的感受是,“‘母校’的概念在逐步淡化,因为每一所理事学校都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各有各的优势”。

    “就拿素质教育来说,现在一小的特色是乒乓球,二小是足球,三小是徽剧,四小是羽毛球,并且都建有专业的场馆。”据她介绍,合肥师范附小教育集团已经着手校际课程共建的工作。从本学期开始,通过师生“走校”的方式,所有理事学校的孩子都可以选择上述课程。

    在包河区,“走校”的探索还体现在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走动”上。

    与教育集团相比,南园学区联盟是辖区内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联合体”,旨在解决不同学段之间教育脱节、断层的问题。

    “很多‘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只管教小学,中学只管教中学,中间衔接没人管。”南园学校校长叶传平认为,有了联盟这个平台之后,可以真正打通不同学段的“大教研”,通过制度建设,让中小学教师相互走进课堂成为常态,使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教育绝不能满足于办好几所名校,”包河区委书记宁波说,“要加快实施优质均衡教育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不输在起点,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图片新闻
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会谈
合肥市包河区:集团化办学让名校不再稀缺
公安部:居民身份证将可异地换证、补证、挂失
呼和浩特四百名机关干部下乡
广东:中职学生5年后有望直升本科
《白毛女》一唱七十年
要购物狂欢也要让农民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