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外军透视

阿富汗撤军,美国为何“食言”

张凤坡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5日   03 版)

    上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延缓撤军的计划经媒体公布后,引起各方猜测。2014年5月27日,奥巴马宣布了美军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按照计划,到2015年年底,驻阿美军最多保留5000人,到2016年年底,美国在阿富汗仅保留不到1000人的兵力。

    但就在2015年快要结束时,奥巴马突然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计划延缓执行,要求美军2016年在阿富汗仍然维持9800人的规模,在其2017年任期届满时,驻阿富汗美军也不少于5500名。这一决策意味着这场已经历时14年的“最长战争”仍将继续下去。

    作为本世纪初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起点,阿富汗战争自2001年绵延至今,其间从增兵到撤军,决策几经反复。奥巴马这次延缓从阿富汗撤军,折射出当局走留难断的纠结心理。

    国内政治压力逼迫

    在美国国内,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以及医保法案、TPP被广泛视为奥巴马任期内的三大政治遗产,而国内的政治因素又是影响奥巴马决策的风向标。在压力面前,奥巴马不得不暂时将个人的政治抱负放在一边。

    一是决策失当招致批评。2011年成功自伊拉克撤军本是奥巴马引以为豪的重大成就,然而,利用美军撤离形成的力量真空,“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迅速崛起,短时间内就建立起规模庞大的“伊斯兰国”,这是美国没有想到的。撤军过于仓促引起的指责声与日俱增,甚至有共和党议员将其称为“国家耻辱”。如今眼看着美国被一步步拖回伊拉克的反恐泥潭,这让当初力主撤军的奥巴马身处尴尬境地。

    二是上下离心分歧巨大。尽管伊拉克仓促撤军的恶果殷鉴不远,但奥巴马仍于去年5月宣布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此举当时引来美国朝野上下多方质疑和贬责。多名军方高层表示撤军计划脱离实际,并且限制了美军的行动自由;前副总统迪克·切尼直斥撤军计划“愚蠢而不明智”;美国内各大媒体对撤军计划可行性的担忧更是溢于言表。由此可见,撤军计划最初在美国国内就未获得广泛共识,如今改弦更张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三是大选在即民意难违。即使奥巴马能顶住来自反对党的压力,但新一届大选在即,民意取向却是其所属民主党阵营不可忽视的核心利益。随着近年来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泛滥,美国内民众不安全感持续上升。无论是2013年4月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切肤之痛,还是2015年1月法国查理周刊袭击事件的巨大威慑,都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倾向于认为,从阿富汗全面撤军会导致“基地”组织恢复力量,进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面对汹涌的民意,奥巴马纵有天大抱负,也只能让位于党派利益大局。

    保全最后的“民主样板”

    如果说向国内政治压力让步体现了美国政府现实主义的一面,那么美国政府在阿富汗继续坚守的精神动力,就是保住其本世纪以来一系列对外干涉行动建立的最后的“民主样板”。

    一方面,一系列高开低走的对外干涉行动让美国政府颜面无光。首先是伊拉克。伊拉克战争始于“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终结于美国政府丢下烂摊子匆匆撤军,导致了“伊斯兰国”这一有史以来最强大恐怖组织的崛起,后果可谓灾难性的。其次是利比亚。尽管空袭利比亚是由北约主导,但美国却一直是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虽然卡扎菲政权最终如其所愿被推翻,利比亚国内却因此陷入无休止的混战之中。最后是叙利亚。虽然美国并未直接介入,而是致力于培植反对派代理人,但数年内战的结果是各路极端武装纷纷趁机坐大,数十万叙利亚民众流离失所,难民危机使得其欧洲盟友焦头烂额。

    另一方面,至今冲突不断的阿富汗已经成为美国操纵下仅存的“民主样板”。阿富汗战争本身与美军在伊拉克、利比亚等地的军事行动性质上有着极大不同。首先,战争导火索是“9·11”恐怖袭击事件,这使得美国政府始终牢牢占据了国际反恐这一道义制高点,可谓师出有名;其次,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前有联合国授权,后有阿富汗现政府力邀,可谓合理合法;第三,尽管美军在阿十余年间麻烦不断,但阿国内成功选出了首届民选政府,国内生产总值也自2001年的24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13年的203亿美元,可谓成绩卓著。作为十余年对外干涉行动硕果仅存的“样板间”,美国对阿富汗不会轻易放手。

    极端势力山雨欲来

    随着近期阿富汗各地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和阿富汗塔利班规模空前的强势反扑,应对极端武装威胁成为奥巴马政府决定延缓撤军计划的最直接理由。

    早在2014年年末北约宣布撤军之际,阿富汗塔利班就宣称已取得对美作战的胜利,并且大举集结兵力。如今除了在阿富汗各地频繁发动恐怖袭击,塔利班已重新控制阿富汗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并一度攻陷北部重要城市——昆都士省省府昆都士市。种种迹象表明,离开美军和北约军队的支援,阿富汗安全部队能不能独立对抗极端武装的攻势还是疑问,更不必说收复失地了。

    塔利班的强势反扑令阿富汗政府不安,“伊斯兰国”近期对阿富汗地区强力渗透的潜在威胁同样不容忽视。2014年以来,“伊斯兰国”组织在该地区积极发展势力,其大举扩张引起阿富汗塔利班的强烈不满,“基地”组织高层也曾出面呼吁全球圣战者应在阿富汗塔利班领袖奥马尔的统一指导下行动。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此后不久就爆出奥马尔实际已于2013年死亡的消息。如今“基地”——塔利班阵营中罕有能与“伊斯兰国”巴格达迪竞争影响力的首脑人物,尽管“基地”首领扎瓦希里重申了对阿富汗塔利班的效忠,但阿富汗塔利班内部仍有大量成员纷纷转身投靠“伊斯兰国”。

    在奥巴马宣布延缓撤军计划后,阿富汗塔利班发表意见称,“武装冲突不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办法,只要外国军队从阿富汗撤离,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话来解决。”2011年,美国与塔利班有过较为深入的接触,但因美军先后爆出屠杀无辜村民、侮辱塔利班战士尸体以及焚烧古兰经三大丑闻,导致塔利班愤然退出谈判,誓言将美军赶出阿富汗。如今阿富汗塔利班面对与“伊斯兰国”争夺全球圣战领导权的竞争压力,很难想象其会在此时低头与美国“十字军”展开和谈。

    当然,面对山雨欲来的极端势力,武力手段同样难以奏效。尽管此次延缓撤军计划并明确提出将阿富汗塔利班列入打击目标,但此前北约陈兵10多万也未能彻底将其击败,又如何指望数千人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

    防范其他势力乘虚而入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军之所以对阿富汗恋恋不舍,除了应对恐怖威胁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深层次原因在于其实际上仍希望保持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借以加强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正如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指出的,美军驻留阿富汗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针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缘政治包围圈。2001年以来,美军在阿富汗已建立大大小小14个空军基地,其中巴格拉姆和信丹德空军基地部署的空中和空间监视系统可以监测从中国到俄罗斯整个欧亚大陆的空中交通状况,并对周边国家形成直接军事威慑。这种将阿富汗建成巨大“陆基航空母舰”的举措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打击“基地”恐怖分子。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开始,俄罗斯寻求以军事力量打破包围圈的意图已非常明显。就在奥巴马宣布延缓撤军之际,独联体各国领导人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主导下同意建立一支联合部队,以应对阿富汗局势日趋不稳可能导致的边境危机。一旦俄罗斯军队作为联合武装力量的一部分部署到阿富汗边境,美军撤离所形成的力量真空很可能会迅速被俄罗斯填补。在中东地区,“伊斯兰国”的崛起已使美国一手扶持的伊拉克政府与俄罗斯、伊朗越走越近,在阿富汗地区再次为他人作嫁衣对美国政府来说显然绝难接受。

    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此番再次延缓撤军实在不像是有什么更加长远和具体的战略规划,更多还是各方压力下的被动应对,固守待变。其吸取伊拉克的教训,没有再次丢下烂摊子拂袖而去固然值得肯定,但比起杯水车薪的数千驻军,实现阿富汗平稳过渡更加需要国际社会密切合作,而这在美国政府希望继续保持其对阿富汗绝对控制力的情况下恐怕很难实现。实际上,已经绵延近14年的“反恐战争”之所以难以结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虽对战争本身进行了反思,但其充满冷战气息的对外政策思路却从未改变。(作者单位: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训练多担一点风险,打仗多加一道保险”
机器人参军将改写军队结构和战争面貌
阿富汗撤军,美国为何“食言”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