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石化对口援藏13年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6日   04 版)

    世界上海拔最高、藏北第一座集中制义务教育学校——班戈县中国石化小学

    当雄吉祥加油站的易捷便利店,格桑达娃和他的妻子

    易捷·卓玛泉水质检测实验室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是中国石化援藏干部王鹏雁的内心写照,在西藏工作的这些日子里,这个粗犷的山东汉子常常忍不住落泪——为当地百姓生活条件的艰苦而落泪,为藏族同胞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深情而落泪。

    2013年8月,中国石化炼化工程公司十建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鹏雁,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西藏班戈县县委副书记。

    作为中国石化第7批援藏干部,王鹏雁清楚地记得,当他乘坐飞机进入西藏上空时,内心既激动又忐忑。雪山的雄壮,高原的辽阔,在梦幻般的白云下交相呼应,若隐若现。“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会带给我怎样的挑战?”

    据了解,班戈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西部,平均海拔4747米,是中国石化的对口援助县。从2002至2015年13年间,中国石化派出7批14名援藏干部,共完成援藏建设项目114个,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9亿元。在13年的对口支援过程中,中国石化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坚持项目援藏与智力援藏相结合,构建全方位援建新格局,使班戈县成为藏北地区变化最大的地方。

    他们不像援藏干部,像在藏干部!

    班戈县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是西藏那曲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最为贫困的县区之一。刚开始时,当地人误认为援藏干部在藏率不高,一年只有气候好、含氧量高的几个月呆在西藏。

    但是援藏干部们用实际行动消除了藏族同胞心中的误解,以自己的一片真情换来了班戈人民亲人般的拥戴。援藏干部们的辛勤付出,班戈县的人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13年前,中国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援藏时,发现牧民斯求卓玛脖子下长了个大肿瘤,她无法劳动,靠吃国家低保和女儿相依为命。李一超便连续坚持8年资助这对母女。并在2010年初,将卓玛接到北京,为她切除了在脖子下悬挂了28年、重达5公斤的巨大肿瘤。同时一届又一届中国石化援藏干部开始了爱心接力。王鹏雁到岗后,主动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也接过了一家“亲人”。

    进藏两年,他先后自费为卓玛家添置了电视、打酥油茶机器等。今年初,王鹏雁看到她的房子太简陋了,便协调资金3万元为她和女儿盖起了两间阳光房和围墙。

    每个月,王鹏雁都会到青龙村走村入户,走访慰问群众。让青龙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普布卓玛特别难忘的是,王鹏雁对当地百姓自然流露出的那种鱼水情深。

    王鹏雁的真性情感动了不少当地人,这个山东汉子的“急性子”也让人印象深刻。

    到了西藏后,王鹏雁当即表明“第一时间进入工作角色”,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王鹏雁先后走遍了10个乡(镇),对班戈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摸清底数。

    给王鹏雁开车的藏族小伙子土登尼玛说:“王书记太能吃苦了!他总说,不能养成依赖氧气的习惯,要让身体尽快适应西藏,身体适应了才能更好地工作。”

    除了是“急性子”,王鹏雁在班戈县还是个“月光族”,他笑称自己这是“取之西藏用之西藏”。

    去年5月,王鹏雁资助尼玛乡32岁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达桑在北京安贞医院完成手术;今年6月,王鹏雁为白血病病人格列捐助1万元;今年年初,王鹏雁主动给敬老院捐款2万元……

    援藏的两个春节,王鹏雁每次都提前返回西藏。今年大年初七他就返程,初十就到班戈县委值班了。班戈县委书记潘刚平表示,中国石化的7批援藏干部都非常优秀,王鹏雁又以“出勤率高,工作效率高”成为他们中的佼佼者。

    “他们让人感觉不像援藏干部,像在藏干部!”班戈县县长次仁扎西说,中国石化的援藏干部们把自己当成班戈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不当局外人,说班戈话、办班戈事。

    对口援藏13年,班戈旧貌换新颜

    “全县‘三不通’(水、电、路),牧民仍然住着低矮、破旧、窄小的住房,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条件十分落后。”这是中国石化第一批援藏干部回忆刚到班戈县所看到的景象。

    县长次仁扎西说:“中国石化援藏这13年,是班戈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13年。”

    2003年,中国石化投资近2700万元,修建了班戈县的两条主要道路——吉江扎西路和幸福路,改变了班戈县城破旧的面貌,给班戈县城带来了蓬勃生机。

    班戈县北拉镇虽然地处那曲地区至班戈县的必经之路,但是,人烟稀少,几乎是“无人地带”。如今,北拉镇已经变成一个繁华的小城镇。

    北拉镇玛荣刚地居委会主任扎托说,如果不是小康示范新村建设工程,到现在他还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

    2012年,由中国石化投资1600余万元的北拉镇玛荣刚地小康示范新村开工建设,这项利民举措彻底改变了北拉镇牧民的生活。工程不仅修建了42套安居房,还建成了阳光棚、厕所、垃圾填埋场、文化活动广场等一系列配套项目。

    王鹏雁说,“为解决居民用电问题,我们将小康示范新村建设工程同国家正在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藏中电网工程衔接。目前,藏中电网已覆盖了青龙乡、北拉镇、普保镇1035户,其他乡镇依靠太阳能发电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电。”

    据了解,中国石化以班戈县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和照明工程建设。目前,全县3.8万牧民群众基本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人均居住面积从不足10平米达到了目前的22平米。

    2009年,中国石化投资3900余万元,开始建设世界上海拔最高、藏北第一座集中制义务教育学校——班戈县中国石化小学。开工那天,县城方圆百里的牧民不约而同地赶到工地现场观看。

    两年后,中国石化小学如期启用,接收了当地8个乡镇的800多名4至6年级学生,学生吃住都在学校。校舍可抗8级地震,被誉为班戈县最好的工程。

    今年9月17日傍晚,笔者来到这座县城最好的建筑——中国石化小学时,漂亮的校舍、干净的食堂、设施完备的洗衣房,还有现代化的电脑教室和语音教室,让师生们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从“输血”到“造血”,援藏规模效应渐显

    中国石化对班戈县连续13年的对口支援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面貌,然而如何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也是援藏干部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如果说‘济困’是一个简答题的话,那么,怎样让那些贫困的藏族同胞富起来就是一个复杂题了。”王鹏雁说。

    贴近藏族同胞需求,履行好政府的服务职能,是中国石化援藏干部首先着力解决的事。

    中国石化投资87万元建设的班戈县北拉镇便民服务大厅, “工作人员就住在便民服务大厅附近,这为我们开展24小时便民服务提供了方便。只要牧民需要,我们随叫随到。”达珍介绍说。

    2009年,班戈县向中国石化油品销售公司川渝分公司(现中国石化四川石油分公司和重庆石油分公司)输送17名劳务工到加油站做加油员。玛荣刚地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布杰说,“一直以来,针对牧民的需求,居委会积极组织牧民群众参加实用技能培训,并落实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村共有200人外出务工,创收60余万元。”

    王鹏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按价值链定位,选好特色项目,分主、辅业发展毛、皮粗加工、暖棚示范种菜及牛羊育肥、合理改善屠宰加工,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项目带动促进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等,建好平台招商引资,为班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献智献力。

    2014年5月,王鹏雁带领32名乡(镇)、村基层干部职工,来到中国石化驻鲁企业和当地政府考察取经,进行卡内基、项目管理培训。

    2015年8月,为了把更多的班戈人,从班戈输送出去,中国石化十建公司与班戈县签订了《支援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框架协议书》,免费为班戈县培训电焊工。

    笔者获悉,中国石化正在加大对班戈地区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展智力援藏的形式,以适应家庭牧场、牧业合作组织形成后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同为中国石化援藏干部的王飞说:“援藏固然是推动班戈发展建设的强大力量,本地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西藏地区的圣湖纳木错有三分之一在班戈县内,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在王飞的努力下,西藏新能源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西藏金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24亿元的“班戈县2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站项目”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

    去年班戈县通过援藏资金投入80万元,进行辅助设施工程建设和温室大棚配套项目,打造“班戈县高海拔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这些旅游、新能源、绿色种植的项目陆续落地,为班戈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想见,未来的班戈,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阳光 薛瑞环)

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西藏好水送入千家万户
他们为何选择留在海拔最高的中国石化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