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经济观察

多地事故频发拷问电梯维保困境

本报记者 郝帅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6日   06 版)

    “咬人”的电梯又一次造成伤害。

    11月9日,南京浦口弘阳广场内的游乐场发生电梯事故,导致16名秋游的小学生受伤。

    对于这次事故的原因,南京雨花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学生乘自动扶梯上去时,上面通道的门没能及时打开,导致学生因为拥挤而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老师接受采访时说,事发前电梯上总共站了七八十个孩子,事发时她立即去按电梯的应急按钮,但不知为何按钮并没有起作用。

    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但回顾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电梯伤人事故,除了部分电梯自身设计和安装存在问题,电梯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存在缺陷则是事故的主因。

    国内电梯原厂维保率低

    今年各地连续发生的电梯伤人事故,暴露出了电梯行业日常维保与管理的缺失。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电梯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其中,维护保养和管理的问题多多。

    作为舶来品,近些年,电梯行业呈现一种膨胀发展的态势。

    中国电梯网创始人、从事电梯行业多年的姚永其提供的数据显示,1974年,全国有生产电梯许可证的企业共14家,2014年,这个数字增长为600多家。在他看来,在电梯行业,年营业额上亿元的企业才有一定实力,年营业额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规模只有100多人,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更谈不上维保。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管国内有600多家电梯生产企业,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截至2013年,以芬兰通力、日本三菱为代表的外国知名品牌企业占据了我国电梯市场70%的份额,国内本土品牌企业仅占据30%的市场份额。

    能否提供维保,是电梯行业市场占有率高低的关键。

    新电梯中国网提供的数据显示,通力的维保率达到90%以上,奥的斯达到30%~40%,迅达90%;国内电梯企业中,上海三菱(国资控股)的维保率达到30%以上,大量企业的维保率只有10%,甚至更低。国内厂家销售完新梯后就转交由当地的维保公司维保,当地的维保公司一般是当地独立成立的,不属于原厂维保。

    姚永其说,国内外的制造企业对电梯都是一年内免费维保,一年后都要收费。

    在电梯行业,由制造商负责电梯的维保是一种共识,但是相比较而言,电梯生产企业的维保费用较高,于是,第三方电梯维保公司遍地开花。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国内600多家电梯生产企业相对应,国内目前维保企业有7000多家。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产品开发一部副部长陈军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初期的维保由电梯制造商提供,但是过了质保期之后,电梯的维保由电梯所有权单位招标的维保企业来提供。

    “层层转包,层层压价,现在有些小区的物业也有自己的电梯维保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维保不到位、走过场的状况是存在的,对电梯的维护保养肯定不如原厂。”南方一家电梯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士说。

    电梯维保好坏直接关系着乘客安全。今年7月30日,杭州新华坊小区出现电梯事故,导致21岁的杭州女孩被夹死,主要原因就是维保单位对电梯维保不到位。

    近期,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组织的专家,分赴全省11个市,到小区、商场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电梯使用单位提供的维修保养记录不齐全、不规范,未对故障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有部分电梯维保单位不能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维保急修人员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无法排除或用较长的时间(超过20分钟)排除模拟的故障。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正常使用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两次,人工费、耗材费等加起来,一台电梯每月正常的基础维保费用应该是300到500元。

    而有些维保公司为了抢市场,往往出现低价竞争的局面。“低价竞争就容易导致维保过程中出现漏洞。”宁波一家电梯零部件公司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因为从物业公司那里拿到的钱少,工人平时维保不见得会认真检查,只有出现故障时,才赶到现场排除故障。这样一来,将维保变成维修,失去了维保的意义。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49起电梯事故,37人死亡。电梯日常保养十分重要,按照规定应每15天维护保养一次,但目前维护保养市场受低价竞争影响,服务质量低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梯在我国是从无到有,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发展起来的,国人对维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过往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十几年,我国电梯销售以新梯销售为主,现在正在转向重视维保服务,提供原厂维保服务。

    广东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电梯制造单位售后服务范畴,鼓励和提倡电梯制造单位直接从事或者通过授权和委托其他维保公司对其产品进行维保,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的维保体系。同时严格监督非生产企业的委托维保行为,将维保不到位的企业、生产厂家纳入“质量诚信黑名单”。

    专业维保人员短缺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是,我国2003年以后新增加的电梯较多,这些电梯将进入老化期。特别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老化电梯将持续增多。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维保需求,一方面是现有电梯维保能力不足。

    姚永其说,10年前,一个工人每月只需维保15台电梯,而如今要维保50台电梯。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每台电梯半个月维保一次。正常情况下,两个人一起维保,一天可以维保两台电梯,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工人每个月只能维保30台电梯。人员短缺成为行业的大问题。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支锡凤对媒体表示,如果以一个人每月维修40台电梯的标准来算,目前上海维修保养人员缺口达1000人以上。

    据支锡凤介绍,上海大部分维修保养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有限,对于电梯的电子控制技术更是缺乏了解,甚至有些小维修点还有无证上岗现象。 “现在,上海电梯维修保养现状是一个人每月要维修60台甚至更多的电梯。蜻蜓点水的维保难以保障质量”。

    为此,上海电梯协会从前几年就开始联合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专门设置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课程,定向培养专业人员。但从实际情况看,职业院校培训出来的电梯维修工很稀缺,多数是企业招聘后,师傅带徒弟培养起来的。

    赛尔传媒市场研究员于晶晶撰写的《中国电梯维保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显示,电梯维保人才来源中,职业院校和行业协会组织学习的比例加起来才占14%;而电梯制造企业和维保企业自身培养出来的分别是43.9%和38.6%。

    姚永其告诉记者,没有一个学校(大专层次)开课,最近江苏常熟有一个大专班,但也是电梯企业委托来做的,而不是真正从教材上设立的课程。此外,国内更缺乏研发人员,国内企业大都是仿制别人的新产品,发明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反而生存不下去。

    由于人员紧缺,企业在招聘电梯维修工时也降低了门槛,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智联招聘搜索电梯工时发现,以北京地区为例,对招聘者学历并没有要求。

    “如果是制造商下属的电梯维保公司,电梯维保工人的待遇会高,如果是第三方维保公司,公司规模不一、经营情况不同,待遇不固定。维保公司的人员流动很大,日常的维护又很繁忙,低薪和工作强度大都造成了电梯维护工紧缺的现状。”一位业内维保人士告诉记者。

    除此之前,电梯评估机构的紧缺也是造成电梯维保难的原因之一。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近期要对2000台“高危”电梯进行体检。但是,受各种因素制约,北京市目前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累计缴存额430亿元,而累计使用额却不足2%。一方面是电梯坏了没钱修,一方面是大量资金趴在账上睡觉。

    对此,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电梯评估机构缺失。因为按照规定,电梯维修动用专项维修资金时,需要由专业机构先对电梯进行鉴定,但目前北京市只有一家鉴定机构。

    提供不了维保的企业将面临市场淘汰

    由于电梯维保的瓶颈,国内很多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大多选择了国外大品牌电梯。

    “北京地铁站使用的都是大品牌的电梯,因为维保有保障。小企业的电梯制造商提供不了维保服务。”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总工程师魏广宏告诉记者。

    此前,他在参加中国电梯协会举办的自动扶梯安全技术论坛时说,目前北京地铁电扶梯有2666部,其中自动扶梯2170部,垂直升降电梯496部,均为世界知名品牌。原因是,北京地铁的电扶梯每天运行19~20小时,乘坐电扶梯进出车站的人数每天在700万人次,其强度堪称电梯之最。

    知名电梯制造企业蒂森克虏伯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北京地铁系统共使用了1269台蒂森克虏伯电扶梯。

    魏广宏说,北京地铁对电扶梯的维护管理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主维护管理,主要针对2008年12月31日以前接管的电扶梯;另一种是生产厂家进行维护,北京地铁进行监管配合,这部分主要针对2009年1月1日以后接管的电扶梯。

    魏广宏指出,由于电梯市场维护人员严重不足,各电梯公司电梯维保工流动性又较大,使得电梯的维护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大量的地铁乘客,给地铁电扶梯的使用管理造成极大困难。

    也有不同看法。

    “总体来说,国产投入市场使用的电梯是很安全的、符合标准的。”张乐祥在多个场合强调,目前中国品牌电梯在质量上和外资品牌电梯相差并不大,电梯事故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将问题全部归咎于电梯品牌显然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电梯业内有“三分制造,七分维保”的说法。业内有不少人士分析,电梯事故主要发生在安装和维保的过程中,安装不当、维保不专业、救援过程中的不合理都会导致电梯事故发生。

    2014年1月1日,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施行。其中,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该法还要求,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了解,对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在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这意味着,电梯的维保将越来越依靠制造商。据了解,目前一些大的电梯制造厂家也开始拓展维保服务市场。

    “今后大量的维保业务将掌控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制造厂家手中。这也对电梯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方一家电梯制造企业人士分析,提供不了维保服务的企业,面临着被市场逐渐淘汰的压力,而维保做得好的企业,将获得扩展市场份额的机会。

多地事故频发拷问电梯维保困境
保监会:部分地区种植业保险费率降幅近半
首届中国国际快递业大会共商转型升级
专家:中国需要股权分散的B类企业
昆明安宁市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
国开行河南分行助力小微企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