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让女生承诺守贞 大学的不着调
继一些大学开设“恋爱课”后,近日,西安一高校又开设了一门“青春无悔课”,要求女生填写承诺卡,宣誓拒绝婚前性行为,婚后拒绝婚外性行为。此事经报道后,引发舆论争议。不仅该校女生觉得学校的做法欠妥,很多网友也觉得不公平,纷纷表示:“为什么只有女生签,没有男生签?”
先不说性别平等、道德绑架等问题,单就这一课程在开设前的论证过程,就问题多多。该校一辅导员说,学校的出发点是为学生着想,但做法引起学子及社会热议,是始料不及的。一个“始料不及”,就显示出了该课程在论证阶段的不严谨、不认真和不全面,明显缺乏该有的预判和设计。一所高校要开设新的校本课程,应该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论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需要的教育资源、教师教学的方式、效果的考评、学生对这一课程可能产生的反应,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争议,都应该在课程论证阶段得到解决,而不是等到课程内容引发舆论质疑后,才想到要论证。
建设一流大学,不能仅仅靠资金的投入,还要有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仅要有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勇气,更要有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随意”二字。
6年请学生吃饭700顿 导师的责任心
大学老师“强制”和学生约饭,并且坚持了6年,吃了700多顿之多。风靡西南财经大学多年的“晓玫午餐”,近日走进大众视野。乍一看,以为是这老师在“不务正业”,大兴奢靡之风,了解后才知道,这位老师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强制”与学生约饭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情况,为了有更多机会和时间与学生交流。
这不禁让人想起在研究生中间广为存在的“陌生型导师”。由于扩招,导师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一届就招十几个学生,一个茶壶配几十个茶杯,一壶水怎么可能把所有杯子都灌满?而且导师平时自己也有教学科研任务,确实没时间没精力好好指导学生。于是,一些导师和学生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和陌生,有的可能只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夕,才和学生“有过几次频繁的交流”,有的甚至学生都要毕业了,还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这样的师生关系,实现不了“导”,也成就不了真正的“师”。
在这种大环境下,张晓玫老师的做法的确是难能可贵,应该点赞,但如何能让更多的导师从繁忙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和学生“好好聊一聊”,就必须要有制度保障了,不能全靠导师个人的责任心。
超七成教师不愿当班主任 中小学的危机
因班主任的工作量大、事情杂、责任重、心理压力大,班主任岗位越来越成为一块“烫手山芋”。近日,一份调查显示,超七成的教师不愿当班主任,超八成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原因是学校任命。
看看一个班主任的“日常”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班主任荒”了。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都由主科老师担任,除了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早上管晨读,中午管午饭午休,下午管放学,还有大课间、家委会、家访、亲子活动、班级假日活动……他们的手机要时刻保持畅通,因为家长会经常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聊上二三十分钟很正常,还要在和家长联系的QQ群、微信群里,回答家长的提问,并负责解决争端……大事小事都事无巨细,操碎了心。
其实,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做,才会省时省力有效果,班主任也不例外。要解决中小学的“班主任危机”,相关的教育部门及学校除了强化激励机制,也该把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