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以“挑战青春 万众创新”为主题 首开内地与香港合办先河

第十四届“挑战杯”开启岭南创新季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蔡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7日   07 版)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新浪潮。

    2015年11月16日,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广州大学城隆重举行。“挑战杯”全国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已迎来第26个年头,竞赛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届“挑战杯”竞赛以“挑战青春 万众创新”为主题,由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竞赛筹委会紧紧围绕“粤港特色、市场元素、创新主题、成果孵化”的办赛思路,努力打造一届别具特色,令人难忘的精彩赛事。

    参加本届竞赛初赛的共有528所高校(含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3所)、1569件作品(含香港高校58件、澳门高校11件);经过层层选拔,共有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入决赛,其中包括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10所著名的港澳高校的40件参赛作品。

    依托粤港两地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优势与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本届竞赛围绕“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竞赛理念,努力推动参赛师生深度参与,引领创新大众化;推动粤港两校互动,推进创新国际化;促进成果落地转化,探索创新产业化;立足长远发展,实现创新常态化。

    粤港两地高校联办“1+2”赛制创亮点

    本届竞赛由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改变以往“一校承办”“内地承办”的模式,开了“两校合办”“内地与香港合办”的先河。

    本届竞赛实行“1+2”赛制,“1”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2”指“挑战杯”香港地区选拔赛和“智慧城市”国际专项赛。广东工业大学具体负责主体赛事的组织、策划和实施,香港地区选拔赛则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主办,中联办及香港科技创新署支持,香港科技园协办。

    首次在香港地区举办港区选拔赛,实现了“挑战杯”竞赛历史上的新突破。港区选拔赛共吸引来自11所香港大专院校参赛,参赛作品涉及环境保护、数码产品应用程序及医疗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参与学校与学生面广人多,学科种类丰富,作品质量高,为香港地区高校参与终审决赛在作品数量和质量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两校联合举办的“智慧城市”国际专项赛已于今年8月在香港成功落幕,除了吸引来自内地、香港地区300多所高校参加,专项赛还向境外11个地区发出40多份邀请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应邀参赛,“挑战杯”赛事中首次实现境内外学生优秀作品采取全英文问辩的同台竞技,有效促进了境内外学生在学术科技领域的融合和交流,也标志着“挑战杯”竞赛首次走出国门,与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充分发挥两校各自的办学优势,进一步扩大此项赛事的参与度、影响力和辐射面;坚持协同合作办赛理念,搭建互访沟通合作机制,并辐射国外各地区高校,凸显粤港两校合作特色,加强与国际高校科技文化互动;大力搭建内地与香港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彼此融合交流,推动内地青年与香港青年的交心融合。

    两岸四地青年聚首 大众参与创新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以“挑战杯”竞赛为纽带,紧紧抓住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的桥梁与媒介作用,积极推进粤港两岸大学生互动交流、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共建创新实践朋友圈。

    两校以重点产学研平台为依托,联合举办了两届“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实践挑战营”,以及“两岸四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训营”。

    来自亚太8个国家和地区的63名大学生参加了“挑战营”活动,其间,学生们先后参与了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对话青年科学家”论坛、走访粤港知名高校、参观内地与香港高新技术园区、与企业高管科研骨干对话等活动,促进青年学生开拓视野、互动交流,增强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

    在实训营中,来自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北商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入营学习。学生们分别在香港科技大学南沙霍英东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4个实训平台,由企业导师指导,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训活动,体验现代科技创新研究及创意设计的实践应用,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思韵认为,“挑战营”之旅是令人难忘和震撼的,在短暂的几天里,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一起,共同了解香港在城市治理中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和良好效果!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专业的黄仁镜则认为令他感受最深的是,科学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以改善人类生活为前提。希望来日还可以与大家再谈科学之美,共诉对未来世界之先见,详谈科学技术之应用。

    而一位来自俄罗斯高校的学生则表示,参加“挑战营”活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感受到香港先进的城市建设和多元文化氛围,很高兴能和中国这么多高校的学生交流,收获很大。

    通过“挑战杯”实训体验活动,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希望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甚至是海外高校的学子提供展示创新风采、增进彼此了解、加深感情认同的平台,能够进一步增进港澳台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两岸四地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青年科技创新的国际间交流。

    为了打造一届大众化“挑战杯”竞赛,体现最强参与感,竞赛筹委会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发了“齐齐来挑战”等两款“挑战杯”主题互动手机游戏,吸引广大师生点击参与,线上互动热烈。此外,竞赛新媒体平台还配合线下推广活动,开展了晒我与竞赛吉祥物合影、竞赛主题曲网络投票、话题讨论等线上活动。

    搭建平台对接产业 竞赛成果落地转化

    为了进一步推动优秀竞赛成果实现产业化,竞赛终审决赛期间,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将整合多方资源,搭建各类平台,结合成果推介会、优秀作品交易会等活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走进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探索优秀竞赛作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届竞赛突破往届作品展览模式,在终审决赛期间举办多场成果交易会与作品交流会,推动“挑战杯”竞赛由展示走向交流、交易的即时双向互动模式,参赛作品团队可通过交易会现场展示舞台与投影设备等向与会嘉宾展现作品的亮点与市场应用前景。竞赛拟邀请珠三角产业园区、创投企业、风投企业家参与,推动一批竞赛成果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落地创业的合作协议。

    竞赛依托广东省孵化器协会、广州股权交易中心,邀请相关企业、产业园区与投资机构等参加“交易会”,一批如广东粤科金融集团等深具业界影响力的机构加入。据悉,来自科技产业园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知名龙头企业的预计数百名企业家将到场观摩,并通过“青创板”线上平台和现场成果交易会与项目进行洽谈对接。目前,已有超过六成的终审决赛作品团队表达了产业化的意愿。

    由团广东省委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内首个“青年大学生创业板”股权众筹平台(简称“青创板”),已升级为向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创业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国家级资本市场平台,着力构建全国大学生创业资本市场支撑体系的融资机制,并被团中央写入《关于高校共青团积极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创板”立足为青年创业项目和初创企业提供项目展示与对接,向前延伸至项目辅导培育,向后延伸至后续融资服务,形成全流程的服务体系,重点破解青年创业要素不足,如高校学生创业经验不足、融资难等瓶颈问题,受到许多青年学生与投资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届竞赛依托“青创板”,尝试为参赛团队的优秀创新成果落地创业提供孵化培育、规范辅导、登记托管、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等服务工作,争取推动100项成熟的竞赛成果能够成功进驻,实现挂牌交易。希望借助“青创板”的一小步,助推优秀竞赛成果实现创业向前一大步。

    前期,竞赛还在中国青年大学生创业板网站中增设“交易会”栏目,组织入围终审决赛的科技发明制作类参赛项目在“青创板”挂牌,同时邀请企业上线观摩,为项目实现挂牌展示、宣传推广、融资发布及洽谈、创造商业机会等提供服务,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企业也有更充足的时间了解感兴趣的项目,也可在竞赛期间对项目进行现场观摩,与作者面对面洽谈。

    为此,“交易会”还将组织“青创交流区”,邀请投资机构人士、企业导师等与学生们现场交流,讲解成果转化相关知识,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让项目落地更加顺利。“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企业与优秀项目的对接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为进一步推动优秀竞赛成果实现产业化,终审决赛期间,竞赛还将举行“中国青创板”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省部共建签约仪式,为竞赛成果的转化落地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走进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探索优秀竞赛作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引领万众创新浪潮 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为了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借承办“挑战杯”全国竞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实现新突破,深化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办单位之一的广东工业大学立足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勇于尝试,率先成立了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创客空间、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设立了广东省高校最大的两岸四地大学生创客空间。

    据了解,创客空间、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有1万多平方米,设有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讨论室,可供约200支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开展企业办公、项目路演、讨论交流等创新创业活动。首批48个创新项目,78个创业团队进驻空间。这也成为目前广东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此外,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还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特性与地缘优势,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以联合承办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为契机,约定携手进一步深化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集聚粤港创新创业资源,共同推进协同创新、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目前,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了《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共同推动协同创新、共建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合作备忘录》,并将在四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一是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为两校教师开展科研合作提供资源共享,共同服务内地产业升级。二是共建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向粤港大学生,特别是两校的大学生优秀项目开放资源,吸纳其入驻基地进行联合研发、孵化、创业;并逐步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三是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结对共建,定期开展师生互访、教学合作、项目合作、论坛研讨、实习实训等交流活动,共同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四是共同集聚粤港创新创业资源,争取包括政府、企业、创新创业人士共同关心支持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建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专项支持粤港两地大学生创新创业。

    接下来,香港科技大学将成立两岸四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创客)联盟,联盟将以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高校、台湾高校等4所高校为发起高校,以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基地,每年定期组织粤港澳台大学生创客开展实习、实训、交流等活动,促进两岸四地大学生创客的碰撞与合作,鼓励和吸引港澳大学生带着自己的项目来内地创业。

    领略前沿科技风采 共话创新创业新常态

    为了进一步扩大竞赛的影响力,竞赛将在终审决赛期间举行多场“对话大师”系列学术讲座,将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rof.George Smoot,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Prof.Jean-Marie Lehn,IEEE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工程院院士邓青云等开展学术讲座,分享前沿科技成果,与参赛师生交流。此外,为持续助推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本届竞赛还将在香港科技大学举行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峰会,期间将举办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论坛。主论坛主题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分论坛将围绕“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培养路径研究”与“我的创新创业梦”等主题展开,峰会将邀请境内外青年创新创业代表人物作主题报告,并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在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等方面如何取得新突破。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创业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作品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挑战杯”全国竞赛也更加强化赛事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并努力形成长效机制,避免优秀的参赛项目及创新成果出现昙花一现、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项目寥寥无几的现象。

    本届竞赛得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关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企业单位的大力支持。竞赛主办单位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能关注、了解和参与“挑战杯”竞赛,除了高校师生,还能有更多的企业家、业内专业人士等共同来参与竞赛的改革与发展,帮助更多人提高创新的能力,圆心目中的“创新梦”。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国赛终审决赛正在广州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来自全国各地推荐的783件作品将同台竞技,争夺本届竞赛的“挑战杯”最高荣誉。

    岭南“创新季”已精彩开启!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蔡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11月17日 07 版

第十四届“挑战杯”开启岭南创新季
广东工业大学:当好挑战杯东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