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济南职业学院:项目化 让大学文化扎根校园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2月01日   08 版)

    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的是该校的文化软实力,但大学文化建设缺少硬性的规范标准,找到魂之所系的有效载体,成为文化建设能否落地生根的关键。“我们借鉴工程管理方式,通过项目化运作,为文化建设找到了有效抓手,使文化建设由虚变实、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真”,济南职业学院王小平教授这样介绍他们的做法。

    项目化使文化建设由虚变实

    项目是企业工程管理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它最大的优势是其有效性。王小平进一步解释说:“我们搞大学文化的项目化运作,初始的想法是让文化建设‘醒’过来,‘站’起来,‘活’起来,不能静静地‘躺’在规划中。项目化运作有清晰的目标,有具体的措施,有落地的实践,还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这样文化建设就能真正做起来,取得实际的成效”。

    目前,大学文化建设存在抓手不牢靠、载体不凸显、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怎样才能使大学文化建设摆脱浮萍一样的窘境,拥有师生共建共享的冷暖底色支撑?既然是项目化运作,那项目如何确立?如何实施?如何验收?总之一句话,文化建设的项目化运作如何运作?

    《济南职业学院机械制造类专业文化长廊建设研究》的主持人、山东省教学名师王平嶂教授调侃说,“呵呵,我们这个项目的申报条件比申请省里的项目要求还高,有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师生参与面广,认可度高,具有示范推广价值,二是必须针对性强,实施实践必须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三是不允许纯粹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四是结项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报告、论文等形式,还必须提供项目实施的过程性资料和媒体的宣传报道,三者缺一不可。”王平嶂项目的结项形式也与众不同,文化长廊有专业实物动态展示、静态展示、视频音频展示,有图片、文字的平面展示,有机械制造系精神、系训、理念等方面的总结、提炼等,将固态的文化长廊与动态的人才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时时接受专业文化的浸染,对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大有裨益。

    文化建设的项目化运作是将文化建设内容分解为一项项任务,从任务中提取行动点,根据行动点开展项目申报、项目管理和项目结项,融文化建设于项目实施中,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师生共研共建共享。学校对重点建设项目和一般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专款专用,解决了各部门想开展文化建设但经费没有着落、文化建设滞后、氛围不浓的问题。

    大学文化的力量,由全体师生共同缔造,又深深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中。济南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项目化运作,旨在把全院师生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文化建设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主持人、中德技术培训中心吴向波同学这样描述自己设计、制造越野车模的感受,“当我全身心投入时,我获得的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探索的精神、技能的精益求精。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也许我的课余时间会在上网聊天中悄然而逝。”

    项目化文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师生员工的文化素质、文明指数,也提升了校园的人文品位,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文化环境。

    项目化使文化建设内涵提升

    大学文化靠积累、靠沉淀、靠培育,也需要不断的突破、创新、研究和提升。

    2015年5月2日,济南306路公交车上,一名醉醺醺的青年男子上车后不分青红皂白,对乘客破口大骂,接着便拳打脚踢,并阻止驾驶员正常行驶,情况非常危急。这时,三个小伙子挺身而出,齐心协力控制了肇事者,并拨打110报警,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车上乘客和警察对三人见义勇为的行动赞誉有加。这三人就是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2013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刘升运、徐赫、孟庆丰同学,他们获评2015年度“济职好青年”,这是一个校园学子向往并为之努力的称号,是济南职业学院文化建设的精品项目。

    在思想多样、文化多元的大学校园中,同学们似乎都变得很“豁达”,对很多东西觉得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却为何对一个学校内的荣誉称号“情有独钟”?“济职好青年”的前身是“青春励志榜样”,初设于2011年,人员产生不仅完全是同学们“民意”的体现,更重要的表彰大会上,“青春励志榜样”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师生。一年一年的培育、宣传,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文化品牌。2013年,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更名为“济职好青年”,并形成一个系列,有为教师单列的“济职好青年”榜样领航人,为学生单列的青春阳光人物、青春责任人物、青春自强人物、青春艺术人物、青春博学人物、青春科技人物、青春创业人物、青春志愿人物、青春实践人物,获奖师生的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

    如果说项目化的初衷是先在不同层面把文化建设“做起来”的话,随着建设的深入,创新和提升文化建设的品味就提上了日程。“引导学院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有效性、示范性和理论性,梳理文化建设成果,凝练文化建设亮点特色,提升文化建设品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院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理性要求,也就有了“结项后,能够持续开展研究一年以上,示范推广效果较好、创新性强的项目,可以再度进行立项资助。”《济南职业学院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主持人丛彩娥教授主编了《廉洁教育读本》(高校版),成为了山东省高校首次将廉洁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的教师。这项创新性工作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资助,并将其内容列入学生的专题教育中。

    大学文化不仅蕴含专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通过项目立项来引导师生深入了解感悟认同大学文化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旨归,如《济南职业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济南职业学院羽毛球社团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数学文化对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影响研究》、《以学生活动为依托,分阶段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项目的立项无疑更能体现大学文化的核心要义。

    项目化使文化建设回归本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建设的项目化运作同样要回归育人这一教育的本真。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  爱因斯坦说:“如果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济南职业学院的一张名片。学生的创业实操环节是公益创业:每个小组5人共6个小组的学生拿着学校提供的600元创业基金到济南市残联“我的兄弟姐妹驿站”购买残疾人做的工艺品,用时最少、盈利最多的团队获胜。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和书霞幽默地说,“公益创业的实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来我们认为在人群涌动的泉城广场卖出去这些25块钱一个的工艺品很容易,但没想到,一个上午一个都没卖出去。后来,我们小组吸取教训,改变策略,不再主攻年轻人,而是面向中年妇女,一直干到天黑,总算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实践,无论怎么讲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也体会不到。那一天,我们连中午饭都没吃上,但收获的却很多很多。”说到这里,她眼圈泛红。6个团队经过一天的努力,把本来就高于市场价购置的公益商品全部卖出,纯利润1183元,当他们把这些钱送给残联时,他们不仅收获了劳动成果,也送给了残疾兄弟姐妹学习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信心和力量。公益创业项目虽小,但整个营销运营环节无一遗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回报社会、帮助弱者、感恩社会的责任感,提高了情商。另一组的董世睿同学更是自信地说:“创业教育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创业能力,更提升了我们的综合素质。我相信,即使我不创业,我毕业后到任何一个单位,凭着我的能力素质、踏实作风、合作精神,我肯定很快就会得到赏识和重用。”

    该校的会计专业是学校最大的一个专业,学生人数众多。顶岗实习中,安排近千人到财务部门是不现实的,所以,财经系培育了实践育人项目,将育人融于顶岗实习中,拓展延伸了以往顶岗实习的内涵,变单一的专业技能训练,为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养成、社会责任承担、职业道德培养“四位一体”,使学生在有限的顶岗实习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从校园书生到岗位能手的转变,向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转变。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实践育人,这些文化建设项目都回归到了育人的本真,让人欣慰。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体现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精神内涵,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引领着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任,文化建设意义深远。对于一所高职院校来说,济南职业学院的项目化运作探索了建设形态,形成了理论成果,培育了文化品牌,提升了文化品位,是很有价值的。

    (蒋雪艳 张红欣)

天津:青年学生感染艾滋增速高于全市总体水平
2015中国科技金融高层论坛举行
青岛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
特别重大事故案一审宣判
广西:乡镇政务中心建设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山东邹平一企业发生煤气泄漏 10人中毒死亡
雾霾之夜
济南职业学院:项目化 让大学文化扎根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