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设在浙江省温州市街头的10家装修风格各异的城市书房同时开放,加上去年开设的5家,温州现有15家24小时城市书房。
自从有了这些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90后的外来务工人员小李下班后有了新的去处。小李来自福建宁德,在温州一家建筑公司工作,以前晚上没有什么事可干,只能四处闲逛,现在凭市民卡或交20元押金自助办理一张借书卡就可以自由地进出城市书房阅读。
温州市有32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2014年,温州在网络公开问政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就向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吴东反映,温州缺乏年轻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晚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好设施。该局文化艺术处处长郑云也向本报记者透露,温州城市格局不大,人口多,交通拥堵,过去图书馆的布点与老百姓的阅读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为此,温州市政府决定把小而散、多而优的24小时城市书房列入十大为民实事之一。这些书房怎么建、建在哪儿,都公开征集民意。
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隆介绍说,书房选址布点的要求是临街一楼,场地面积在15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城市居民密集,人流量比较大,对全市公众开放。各县市区以及街道、社区对于建书房的积极性很高,申报30多个地点,最后决定先建10家城市书房。
建在该市鹿城区文化中心的城市书房由机关食堂改造而成,法国设计师设计,藏书8000册;龙湾状元城市书房在公安派出所办公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梦多多小镇城市书房、东瓯智库城市书房的建设场地则由企业提供。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志远透露,该街道有4000多家企业,本地常住人口4.8万人,外来人口达18万人。为筹建南塘城市书房,南塘一组团业主委员会把小区门口年租金18万元的临街店面腾出来,再投资40多万元进行相关改造。
“咱们城中村的人以前是想读书没有机会,不能再把遗憾传给下一代。”南塘一组团业主委员会主任黄静表示,起初部分老居民对此有一些想法,但现在,小区居民对城市书房拍手称赞、频繁光顾,周边街道社区的居民与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也骑自行车赶来借书。
这些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书房,统一标识,连锁经营,玻璃通透,书房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一目了然。书房建设前,温州有关部门也担心图书被偷走,环境被弄脏甚至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然而,“依靠市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监督,城市书房运行以来没有发生不文明的现象,秩序、环境比有工作人员值守的图书馆阅览室还要好。”胡海隆说。
有市民给温州市长热线打电话说,城市书房的阅览座位能不能增加一些,可不可以在社区门口多建设几家。吴东介绍说,温州市2016年将在市区继续新建10家城市书房,在5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全部新建城市书房,届时全市24小时城市书房达到35家左右,无线网络全覆盖,打造一个15分钟的免费自助阅读圈。
同时,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借阅图书,该市还开通了8辆汽车流动图书馆,每周一次到边远的企业、工地或社区,定时、定点办理图书借还手续;政府向物流公司购买服务,每周为24小时城市书房的图书流动提供保障与服务。
住在该市县前头城市书房附近的沈先生说,温州曾经外在的社会形象正发生深刻改变,当地经济的转型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来支撑,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更多的人性与人文关怀,城市书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落地生根。
本报温州1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