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对山东寿光文家街道张家河头农村淘宝服务站负责人张涛来说,无疑收获满满。当天从0时到10时30分,张涛帮村民下了300多份订单,交易额21万元,53岁的村民张军还从网上订了一辆大众汽车。
自从2015年7月开设农村淘宝店起,张涛逐渐尝到电商的甜头,“我没想到农村网购也会那么火”。
在张涛所在的文家街道,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传统产业摆脱“微笑曲线”的低谷,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正在实现外销拉动到内销增量的巨大转变。
2015年4月,寿光市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在文家街道落户。目前全市村级淘宝服务站销售总额已超过百万元。
张涛的创业经历浓缩了寿光农村青年在“互联网+”时代的活跃身影。
为了打造一支电商从业生力军,团寿光市委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启动了“双千”人才培训计划,根据创业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操作和创新发展培训。目前已举办大型电商培训5期,各类座谈和沙龙活动30余场,培训青年5000余人次。
张涛是培训活动的受益者之一。2014年6月,团寿光市委邀请义乌工商学院的贾少华院长开设了对当前电商发展环境和发展模式进行解析与辅导的专题讲座。
正是这次讲座令张涛坚定了创业的决心。而此后电商联谊会的活动,无论是报告会、沙龙还是座谈,张涛创下了场场必到的纪录。
“我也从网上学,但有时听不懂,面对面交流,有疑难随时问,更容易懂,”张涛说。
作为农业大市,寿光蔬菜品牌已在全国打响,但菜价和普通蔬菜没多少差别。除了让百万农民享受网络交易“买进来”的便利,更重要的,还要让他们手里的农产品“卖出去”。
同样是在文家街道,桑家村的年轻人趟出了一条新路。为把村里的辣椒、茄子和花卉苗木卖到全国,他们在团寿光市委的引导和寿光市青年电商服务中心的技术帮扶下,在村里建起了青年电商服务站,5天内的成交额就达到30万元,极大鼓舞了村民参与电商的热情。
初战告捷,受到鼓励的他们又安排专人负责电商经营手续“代办通道”,并为村里拉来物流站和银行网点。
备受这些年轻人信任的电商专家赵希平,其身份是寿光市青年电商服务中心运营主管。从团寿光市委筹建青年电商服务中心起,赵希平见证了中心从3名工作人员增加到14名,从2个部门扩展到培训、业务、营销、软件开发和项目运营5个部的发展历程,更亲身参与和推动了千名电商人才的培养计划。
培训工作初见成效后,团干部们又将目光瞄准寿光传统产业和互联网金融的叠加优势。2月5日,善融商务“寿光馆”正式上线开通并举行促销活动。首期入驻生鲜企业28家,促销期间交易总额达到227万元,实现寿光蔬菜网上交易“开门红”。
在随后的全国善融商务农产品青年电商线下交易会上,来自全国20个省的农产品销售企业到寿光实地采购对接,现场签约价值达7870万元。
如今,桑家村合作社负责人桑华周每天往潍坊的超市发送蔬菜的同时,时刻关注善融商务的网上订单。在这个平台上,桑家合作社从一笔5箱蔬菜套盒的订单做起,最大接过单笔45万元的订单,如今蔬菜已上线产品30种,年网销量达500万公斤。
在充分考虑企业个体差异、建行信贷政策及业务实现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团寿光市委与建设银行协调,采取多种授信方式和渠道,为入驻善融商务特色馆的80家企业提供8000万元授信贷款。
为满足创业者的多元需求,团寿光市委借鉴多方经验,整合各种资源,搭建起“一网络、一中心、一组织、一基地、三工程”的电商发展服务体系,先后荣获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电子商务基地等荣誉称号。
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年电商服务中心原有的办公面积已不能容纳门庭若市的创业者。团寿光市委选定新址并打造升级版的服务中心——寿光市青年电商孵化大厦。
大厦孵化区面积1万平方米,能够为300多家青年电商提供免费创业场地和包括培训、会议、仓储、金融、网络推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配套服务。
“寿光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大厦的建成,不仅能使寿光的电商产业形成集聚优势,也会使青年电商之间的资源信息交流更加密切。”团寿光市委书记张伟表示。
在青年电商孵化大厦的规划中,团寿光市委整合了电商企业、传统企业、物流、金融、仓储等各类主体资源,利用专业化服务引导和鼓励发展电商,集中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专业培训、信息对接等服务,打造开放式企业生态圈。
为营造创业文化氛围,逐渐培育创业软文化,团寿光市委还举办青年创业大赛,定期组织创业导师和专家集中评估,对实施项目给予技术指导、资金奖励、政策扶持等帮助,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层次高、带动性强的示范项目。
2016年,第三届县域电商大会将在寿光举办,对这里的团干部们而言,这将是向全国展示寿光新青年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