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狄万明:用生命中的1000天拥抱冷湖

洮石/文 王得刚/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2月21日   05 版)

    狄万明在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建设现场。

    狄万明注定要用生命中的1000天来拥抱冷湖。而在两年前,他刚到冷湖时,“都不敢想象自己能扎下来,也说不定那天就跑了”。2013年8月5日,是狄万明永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从首都北京来到了将要蹲点扶贫的小镇——冷湖。

    经历两重天,扎下身子做扶贫

    “周边百公里无人烟、无花草鸟兽、无淡水。”来到冷湖,狄万明发现,冷湖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无人区,除了出产石油、天然气,就是每年春季肆无忌惮的沙尘暴。

    “到冷湖的第一天,我就开始倒计时,每天都算着还有多少天才能离开这里。”从北京出发时,狄万明信心十足,“既然组织派我下去,我就不能辜负组织的希望,也不能给石油人丢脸,要干就干出点成绩,为当地老百姓做点什么”。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到了冷湖,还没投入工作,狄万明就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彼时,冷湖经历了青海油田生活基地的迁出,小镇人口锐减,当地人大多处于留守状态,很多地方干部的家在西宁或敦煌,一有机会都会出差;一到晚上,冷湖整个街道空无一人,全镇沉浸在一片寂静中。

    “待下来就是胜利”。从首都北京到戈壁小镇,经历了两重天的心理冲击后,狄万明逐渐静下心来,开始想蹲点扶贫的时间该如何度过。他决心要耐得住寂寞,先待下来,尽早深入冷湖,了解冷湖。

    从此,狄万明开始和当地的干部一起去调研,他深入冷湖的各个单位、行业,了解地方发展变迁的历史,研究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破解当下的难题。同时,他还深入干部群众中间,了解生活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

    冷湖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居民买菜难、菜价高,就医、上学等都存在各种困难,守着气田,生活用气却无着落……每走到一个地方,调研一个单位,访谈一批群众,狄万明都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晚上回到住地,再深入研究如何去破解。

    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冷湖距离省会西宁1000公里,距最近的城市甘肃敦煌也有200多公里,一年风季长达9个月,冬季6个月。受自然条件所限,冷湖镇区数百平方公里内无农牧业,生活用品都是汽车从敦煌运到冷湖。

    “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对于冷湖镇居民来说,是最大的奢望,尤其是冬天,一周能吃上一两顿新鲜蔬菜就心满意足了!”在冷湖生活了半辈子,居民石明兰说,近年来交通方便了,冷湖也能见着绿色蔬菜了,但这些蔬菜全都经长途贩运而来,价格贵、品种单一,且不新鲜。

    吃上新鲜平价的蔬菜,成为冷湖人的希望。既来之、则安之,狄万明一心想着要为冷湖人做点实事,他和冷湖工行委领导积极协商,协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支持冷湖发展设施农业,中石油集团公司决定援建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额出资,总投资为2258万元,建设规模4200平方米,是中国石油对口援建的最大单体项目。

    经过多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对接汇报和扎实的前期工作,该项目于2015年8月1日正式破土开工建设,目前主体框架已完成,预计将于2016年6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建设以先进的设施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各类蔬菜,满足冷湖1/3的蔬菜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蔬菜品种单一、价格偏高的问题。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对于增加冷湖地区蔬菜供应量、提高果蔬新鲜度、丰富蔬菜品种多样化、平抑蔬菜价格、稳定市场、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稳定干部职工队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冷湖行委主任赵永寿说。

    不把自己当外人,全身心投入冷湖事业

    作为援青干部,狄万明深入一线,了解地方所需,确保扶贫项目落到实处,广泛惠及群众;而作为挂职干部,身为冷湖工委委员、行委副主任,他还负责地方的基础建设、交通以及行委办公室的常务工作,同样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作为挂职干部,狄主任最可贵的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而把自己看成是冷湖的一员,切实在思谋冷湖的发展,沉下身子为冷湖作贡献。”在赵永寿看来,来基层的挂职干部了解体验的多,俯下身子沉下心具体干事的却少,狄万明的敬业与务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令他十分感动。

    根据工作需要,狄万明分管行委建设和交通、行委办公室工作,负责联系青海油田公司、冷湖油田管理处、石油公司、路政、公路段、汽车站,并负责协调对口支援等相关事宜。

    两年多来,狄万明先后多次深入到盐湖钾肥企业、青海油田公司、牛东、东坪气田等地开展调研,向企业员工、油田公司干部员工学习请教,深入了解冷湖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他积极同冷湖工行委主要领导主动交流,对城镇建设、交通发展以及对口支援等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分管工作和援建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在协调地企关系上发挥了独特作用。

    《冷湖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于2014年编制完成,按照《总体规划》和冷湖工行委对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安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但由于冷湖部分土地使用权归属青海油田公司,部分项目选址在青海油田公司的土地上无法开工建设。

    为使城镇建设顺利进行,狄万明充分发挥自身双重角色的优势,加强与青海油田的沟通与衔接,青海油田公司支持冷湖镇建设并按照《总体规划》与冷湖行委达成一致意见,对项目选址土地进行置换,确保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由于地处偏远,生存环境艰苦,冷湖工行委一些领导一有机会就往出走,并不愿在冷湖待。而狄万明独自一人来到冷湖,却能扎下身子,安心工作,甚至比一些地方领导在冷湖待的时间还多。

    今年夏天,因为家里有病人,赵永寿请了一段长假,行委的常务工作都交给了狄万明。在这期间,他安排工作有张有弛,各项工作推进很顺利。“不但能待下来,狄主任对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交办的事情都能全身心办好,让人很放心。”赵永寿说。

    “老找借口往外跑,你看看人家援青干部。”自那以后,每次行委开会时,赵永寿都会拿中石油挂职干部狄万明给行委班子成员作表率。“我们地方的干部得向人家学习啊,学习狄万明同志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他由衷地说。

    在冷湖两年来,狄万明不把自己当外人,还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其中,在完善地方规章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冷湖工程建设领域规章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大概谈好价格,就交给施工单位去做,有些施工方在施工中实际造价超出了预算,又来找政府要钱。

    狄万明来到冷湖后,致力于规范项目运作的全过程,规范程序、规范过程、加强监管。他主持制定了关于工程建设的管理办法,按照办法,每个工程建设项目现在都要招标,竞标方要有标书,给出专业的造价,签订合同后,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实施项目。

    “以前50万元的项目最后就干成了100万元,现在决算不能超过预算的10%。”狄万明说,自从制定了工程建设相关制度,行委管理监督工程建设有了依据,腰板更直了,冷湖的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有了明显提高。

    赵永寿到冷湖任职以来,也想对工程建设领域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但这个提议出来后,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对,很多干部觉得以往的做法都是多年约定俗成的,不必改变。同时,由于缺乏专业层面的指导,一时,规范管理工作推进缓慢。

    “我们俩想法一致,加上他懂这一行,真是如鱼得水,合作得很好,终于完成了这项利在长远的工作。”在赵永寿看来,狄万明具有专业背景,全身心投入到相关制度建设,对冷湖在建设领域的规范化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今,狄万明盘算着,今年8月份开建的冷湖设施农业种植园项目将在明年开春后投入使用,到六七月,第一茬蔬菜将生产出来,摆上冷湖人的餐桌。他想着,到那时候,自己就算完成了使命,可以为自己的蹲点扶贫画上圆满的句号。

洮石/文 王得刚/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12月21日 05 版

情“暖”冷湖 冷湖不“冷”
狄万明:用生命中的1000天拥抱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