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父母驾到:我的家变成他们家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2月22日   11 版)

    从爸妈进京来看自己的那一天开始,每天唤醒吴果的就不再是舒缓的钢琴曲闹铃,而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早餐不能吃培根,必须喝粥,外加生啃胡萝卜。我妈说了,只要她在这儿,我就不许吃培根。”吴果一脸无奈地跟同事吐槽。自从爸妈驾到,吴果租住的小屋就不再安宁,办公室反而成了放松身心的地方。

    爸妈在老家的时候,距离产生美,电话里一派父慈子孝;距离也产生了失控,吴果快30岁了不结婚,还在鼓捣什么创业,父母虽有怨言,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一旦他们来到身边,一家人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下——还是狭小的出租屋,各种矛盾一触即发。

    生活边界和心理边界双重入侵

    “每天要回家吃晚饭,不回来要告诉我们去了哪儿,晚上10点前必须要回家。”“给你安排了一个同乡的姑娘相亲,周末去见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最近开始报名了,你去试试”……爸妈唠叨的内容,吴果几乎能背出来,而且往往是命令的语气,一如对待小时候的自己。离家后的10年时光,在爸妈的大脑里痕迹了无。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分析,父母干预孩子的生活,实际上是觉得自己还要为孩子的生活负责。“中国的父母希望自己对孩子永远是有用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是‘有限责任公司’,而是‘无限责任公司’”。

    18岁成人,这个时间节点对中国人来说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父母与孩子不会因为一场成人礼,产生心理上的分离。而在西方社会,约定俗成孩子在18岁就应该实现与父母的“分离”。一部美剧中有个情节,孩子前脚去上大学,父母后脚就把他的卧室改装成健身房兼按摩浴房,“终于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就不太会对孩子过多指挥。”汪冰说,“但中国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关系弱于亲子关系。孩子一旦离家上大学、工作,在家的爸爸和妈妈面面相觑,不知道干些什么。”

    没事干,那就去看看孩子吧。吴果的爸妈在北京不认识其他任何人,四只眼睛从早上一睁开,就盯着吴果。家里的柜子、抽屉他们一一整理,吓得吴果赶紧把“父母不宜”的物件都锁到了办公室。

    “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是,自己给已经是成年人的孩子,带来了生活边界和心理边界的双重入侵。”汪冰说,父母不断地对孩子“指手画脚”,是觉得自己知道什么对孩子是好的。但他们忽略了两件事:一是环境变了——时代不同了,过去的生活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当下;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父母希望孩子从A到B不走弯路,但孩子可能恰恰需要跌倒后再爬起来,才能走得更稳,“给他灌输的道理,是不可能变成真正的智慧的”。

    在大城市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中小城市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的生命轨迹非常单一。催婚,是吴果父母此次进京的重要议题。吴果在老家的兄弟姐妹纷纷结婚生子,七大姑八大姨骄傲地晒着孙子孙女的时候,吴果父母的焦虑与日俱增。“你看张阿姨的儿子、王叔叔的姑娘……你为什么不能过这样的生活?”

    汪冰说:“在父母眼里,这是唯一的生命轨迹。但当孩子到了大城市,会发现了更多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是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比如婚姻,上一代人的婚姻是经济共同体和生育共同体,“没有伴儿”在社会中是不能被接受的。而在单身人口已经接近两亿的当下中国,年轻人更注重情感生活的质量。再比如工作,上一代人的工作“求稳”,而今天,稳定并不是第一要义,能力才是立足的资本。

    无法沟通的根本矛盾,在于两代人、两地人眼中“好”的标准不同。在大城市工作的孩子觉得,“好”就是“做自己”;在家乡的父母觉得,“好”应该是“过上大家认可的生活”。

    从吴果上中学起,母亲就下岗了,从此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儿子。中学6年,吴果的一日三餐都是在家吃的。吴果18岁离家上大学后,母亲就再次“下岗”了。此番父母进京探亲,吴果能强烈地感觉到母亲的不安全感。“她说买不到回去的卧铺火车票,我说那买高铁,她马上呼天抢地,说我是天天盼着她回去。”“我说我想过怎样怎样的生活,她说我读书读多了,一点都不孝顺。”“一会儿说要在这里过年,不回老家了;一会儿又说明天就走,再也不要待了。”

    汪冰指出,父母不断指责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理想的方式生活,这让他们无比焦虑。他们需要不断唠叨,让孩子来分担这种焦虑。就像中国父母表扬孩子的常用语,“你家孩子多省心啊”——“省心”的背后,孩子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只是符合父母的期望。可能还会上升到一种情感绑架——爸妈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要我们这个年纪为你操心,多么不孝顺。

    但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孩子是否一定要为父母的情绪埋单,值得商榷。

    父母不会在孩子工作的城市长住。即便长住,融不进城市的他们念叨的还是老家的张阿姨、王叔叔。汪冰发现,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父母来到孩子身边后,主动去认识其他类似的父母,重新建立朋友圈。“这个妈妈会说,我姑娘不结婚啊;那个妈妈也会说,我姑娘也不结婚啊。聊完之后,他们就会发现,原来我的孩子并不是奇葩,很多人都这样。他们就可能接受这种情况”。

    替孩子作选择是存在风险的

    汪冰说,当父母说“你都多大了,人家都生二孩了”的时候,孩子一定会感到愤怒。一是因为最亲近的人不仅没有纾缓你的情绪,还戳到了你的痛处;二是因为你自己也处于压力之中。

    两代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标准是不同的:父母成长于物质贫瘠的年代,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估,通常有关温饱,无关梦想;而年轻人承担的压力,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

    很多孩子不愿意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大城市的压力,因为父母一旦知道,就会说“咱回家吧”。父母的逻辑是:既然你不回家,说明你压力不大。他们理解不了你的压力可能换来的收获——“活出自己”是什么玩意儿?

    汪冰认为,孩子成人之后的亲子关系,考验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为什么父母的焦虑很容易传递给孩子?‘你看看你在北京住的什么房子,你的中学同学在老家过得多好’——其实你也不认可这样的生活,觉得自己没有混出模样。”汪冰说,父母的破坏性实验,其实是对年轻人是否足够独立、足够强大的一个很好的测试。

    汪冰建议,孩子可以用“弱”的方式去表达感受,比如,“妈,你不要再说了,你这样说我也很难受”。当你温柔地坚持久了,父母可能就会习惯;当你足够坚定的时候,你也就真正像个大人了。“好的标准不是皆大欢喜,而是学会怎么坚持自己,并为自己的坚持负责”。

    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替孩子作选择是存在风险的,一旦这个选择出了问题,孩子都会责怪你,而你也无法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汪冰说,换一个角度看,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他们能唠叨,说明他们还健康,还能在你身边。“放弃让他们成为完美的父母,不然,你想把他们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和他们想把你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道理是一样的”。

    “好的关系一定经历过失望。”汪冰说,“改变不了彼此,就学会接受。”

父母驾到:我的家变成他们家
生活中没有现成的解题公式
感恩使心脏更健康
作为青春期孩子的母亲 我犯了很多错
被训斥的“大树”
当众销毁警示
罚站照片示众
奇葩辞职申请
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