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眼睛,我尤其不会。
我叫高分四号,是一颗来自中国的遥感卫星,12月29日凌晨刚刚乘坐位于西昌的长征三号乙火箭,飞到距离地球表面3.6万公里处,开始太空之旅。
从一出生,我就注定了要靠“视力”来活着。为此,我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航天师父们,给我量身打造了一双大眼睛——大口径面阵凝视相机,能穿越上万公里的大气层看清楚一艘大型游轮。当然,这种能耐在地球上是有些放不开手脚。所以,我选择到太空中。
离地升空以来,我看见了不少前辈和同行。他们有的主要看“气质”,有的主要看“耳朵”,有的和我一样主要看“视力”,也有的主要看“手法”。
在离地350公里的太空,我看到的天宫一号,就以“手法”闻名。他曾连续3年,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三艘飞船完成对接。而每一次,都有人类通过电视直播来观看,他却丝毫不受影响,心态、手法之卓绝可见一斑。如今,这位前辈自2011年9月升空以来,已严重超期服役,但状态仍然良好,地面的师父们也继续精心照料着他这个“天上家园”。
他所在的这个高度,属于近地轨道——通常离地300公里~500公里,是他和神舟飞船这些载人飞船和太空实验站的喜好之地。
我听师父们说过一个观点,即这个高度,便于师父们对飞船进行测控、观察和回收。另一种说法是在500公里以外,有一个辐射带,由很多带电粒子组成,这些粒子能够穿透航天器,损害和老化电子元件,长期暴露在其中会损坏飞船和对航天员造成危险,因此最好避开。
再往上飞,我见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这位前不久甫一升天就名噪大江南北的兄弟,已经成了我们人造卫星界,继“嫦娥”“玉兔”之后最火的明星——羡慕这些靠“气质”活着的同行们!
见到“悟空”,就说明我已经到了太阳同步轨道——在这里的卫星,其道面与太阳的取向一致,因此叫太阳同步卫星;也因其轨道倾角大于90度且在南北两极附近通过,也被称作近极轨道卫星。
这里距地球表面600公里到1万公里,是低轨道气象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的极乐园。这些前辈很是辛劳,干着一份意义非凡却近乎于枯燥的工作,可以说,他们几乎是每天都在一个相同的时间点,经过某地,然后以大致相同的太阳对地光照条件下,观测某地,如此往复,每天伴着地球一圈又一圈地转着,为包括航天师父们在内的人类提供着暴雨、台风以及林地、海洋资源状况等必要信息。
我的两位兄长也在这里,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不过,他俩虽然同在600多公里的太空,但所能看到的事物以及范围,却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大哥,高分一号确有老大的霸气,视野宽阔,能将眼皮子底下800公里的事物都纳入进来——只需4天即可完整观测地球,航天师父们称其是“大幅宽成像”。相比之下,国际同类型的一些卫星的幅宽仅有60公里。
至于二哥高分二号,其优势在于“看得清、看得尖”,曾有航天师父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如果说地球上的小轿车,在大哥眼中还只是一个黑点的话,那么,二哥已经能分辨出小轿车是两厢还是三厢了。
有这样的能耐,他俩在国土资源、林业监测等领域很快成了大红人。听师父们说,截至上个月,两位兄长过去两年多里所“看到”的数据就有403万景,这一数字可是超过以往所有遥感卫星历史数据的总和。
别小看这些数据,这些用于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矿山资源开发现状调查与监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数据,可是价值不菲,一位航天师父曾说,国外一张高清图卖到国内要3万元。如今,拜我这两位兄长所赐,一方面,国内市场上的国外卫星数据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分辨率低于两米的国外卫星数据也已基本退出国内市场。
既然这样,为啥还需要我?
还记得我刚提到的太阳同步轨道吧,就是高分一号、高分二号两位兄长所在的轨道高度,这里的卫星有一大特点,即围绕地球不停地转动,这就意味着,两位兄长有个无法克服的缺陷——重访周期长,即第一次看到某地后,需要间隔数小时乃至数天,绕地球旋转一周后,才能再次看到同一地点。
比如,某片林地发生火灾后,尽管两位兄长能够发现火情,但他们很快就转到了别处,眼睛也随之盯到了别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另一双能够对林火实时监测的眼睛,以达到早发现、早灭火的效果。
而我,就是干这个的。
已经离开两位兄长有一会儿了,再过不久,我就要来到自己的地盘——距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这里比两位兄长所在的轨道,已高出近600倍。
在这里,我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与地球23小时56分4秒的自转周期相同,保持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外人看上去,我就像是定在地球的某个上空一般。
正因为如此,我可以做到大哥、二哥做不到的——可长时间“凝视”着某一片区域,并持续获取这片区域的动态变化。
没有多想,我把这片区域选在祖国母亲的上空,只有时时刻刻盯着她,我才安心。也因此,我的眼力所及,是包括中国在内的1/3的地球。一旦发现异常,我将拍下照片,向地面的师父们发出信号,而我每一次拍照,所能涵盖的范围,相当于一个河南省的面积;更为重要的是,我的眼睛能以分钟级,甚至以秒级间隔进行高频率拍摄。
高处不胜寒,但我并不孤独,在这里,有包括北斗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等前辈陪着我,毕竟,他们也有持续盯着某一片区域的需求。比起他们,我看得要清楚得多,不自谦地说——我是这一轨道上,全世界空间分辨率即“视力”最好的卫星。而且别忘了,我还有一大拿手的本事——可以不眨眼、长时间地凝视着动态的东西。
师父告诉我,如果我们三兄弟配合,那将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也希望我们三兄弟能够早日联手,为地球上的人类服务。
我到了。
离地3.6万公里的太空。
在地球东半球的赤道上空,我停下了脚步。在这里,我正好看见了母亲——中国。
本报西昌12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