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强军先锋

打造中国军队的“最强大脑”

本报记者 王景烁 通讯员 张喆 张龙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1月01日   03 版)

    刘忠教授(右二)与学员交流。何书远/摄

    在一次演习中,按照惯例,面对蓝军庞大的作战体系,红军部队的指挥员习惯性选择对蓝军指挥所实施精确打击。然而这一回,以往畅行无阻的作战计划却遭遇了质疑:有人竟说它“不靠谱”。

    这个人随即还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冷门”思路:放弃蓝军指挥所,转而摧毁其隐藏在一处帐篷内的信息处理站。

    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原来,蓝军的指挥所有着极强的防御性,而且在这样的作战体系中,指挥所并不单一,往往会有多个“备份”。也就是说,一旦其中的某处遭受打击,蓝军其他的“替补”能够立刻上场不受影响。

    相反,这个隐蔽的信息处理站却是蓝军所有指挥所与侦察力量通信的“要害”。而且,相比之下这里很容易打击,摧毁了它,等于将蓝军的指挥体系一举打瘫痪。

    提出这个巧妙思路的人叫刘忠,是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的总工程师。“打仗不能光有炮火,也要有指挥信息”,刘忠说,“指哪儿打哪儿,关键在于‘指哪儿’,指不对方向,威力再大的导弹也只是个‘大鞭炮’。”

    他是给这些炮膛装上眼睛的人。从过去的机械化“拍脑袋”决策,到可以运用定量化的指挥控制系统,刘忠为国家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5年艰苦攻关之后,上述的重要指挥控制系统日前已经顺利完成研制,并正式装备部队。

    实际上,这只是他取得的成绩中的一小部分。同事朱承把刘忠称为不断走在前列的“潮流引领者”,笑称他的工作是“军队的‘互联网+’”。

    难以想象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刘忠投笔从戎之初,解放军的指挥控制手段主要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那时正在进行的海湾战争显示,美军已经拥有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于一体的C3I系统。

    “肌肉”打不赢“脑控”。过去的指挥训练中,作战计划多数按部就班地“写稿子”“推本子”,面临海量的作战要素,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我方事先制定的计划再精密,也如同一团废纸,很容易导致方寸大乱,束手无策。

    一切在他这里有了改变。从到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那时起到现在,刘忠见证了我军作战体系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体系化的演变。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反反复复的“磨合”。

    观念上的普及是一方面,那时,信息化指挥控制的理念在全军尚未养成。刚博士毕业任教的刘忠不过30岁出头,却承担着为很多从军数十年、有着丰富指挥经验的将军学员讲授作战模拟实验的教学任务。

    “院校教员如果不能走在部队前列,还教什么书、搞什么科研?”刘忠随即走访部队,翻阅数十万字资料,经过不下20次试讲,终于在军事专家的轮番问题“轰炸”中给出了圆满的解答。这一段时间,他瘦了10多斤。

    “我国多年没有实战经验,当时对于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并不迫切。”刘忠的博士生导师沙基昌教授指出,这是该系统诞生的难点之一。早年钱学森曾关注过这个问题,从那时至今,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已经越过“要”或“不要”的争论,到了具体研究“要什么”的阶段。

    在著名军事运筹学专家、数理战术学奠基人沙基昌教授眼里,刘忠并非聪明透顶,但却是个踏实人。“他从不投机取巧,更多的是自己一遍遍钻研,有着很强的韧性和预见性。”一年多里,经刘忠手诞生了17本理论推导笔记和十几万行源代码。

    多位同事和学生印象中的刘忠,都是淡定而谦和的学者。空闲时,他会在朋友圈为学生有益的爱好点赞,鼓励他们个性发展;但如果团队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没有完成进度,刘忠就会变成“急性子”。

    沙基昌说:“刘忠能够团结大家,并且乐在其中。”的确,在刘忠嘴边,最常提及的两个字是“团队”。2006年,他承担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负责建设我国唯一从事指挥控制研究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如今,他担任国家级“指挥控制组织设计与优化”创新团队负责人。

    这些以他为兄长的团队成员遇到学术问题时少不了“冲突”。一次参与某重大项目攻关时,博士生小冯就大胆对刘忠的意见提出了异议,令其他在场的课题组老师和学生“面面相觑”。

    没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吵,刘忠当即表态:“我对你提出的方案确实不了解,需要2~3周的学习时间。”随后他亲自动手实验,取长补短,两种意见结合的方案顺利“出炉”。

    然而,这个在同事及学生眼中做事沉稳专注的刘忠,与家人相处时却颇有些“恍惚”。女儿偶尔和他搭话,往往要重复三四遍才能让他“缓过神来”。因为他多数时候沉浸在想事情的“神游”状态,怕他开车分心,家里为刘忠是否要考驾照的事争执了近一年时间。

    与他大学同窗的妻子,评价年轻时的刘忠也是一位爱好广泛的“文艺青年”。但如今他却选择性地遗忘了旧时的爱好:常练的书法早已手生;曾斩获奖项的围棋,现在家中也难寻棋子;女儿提出要学他曾经擅长的吉他,刘忠研究了几天,最终不得不“宣告”失败。

    现在,刘忠除了手中的科研项目,还有很多学院的科研总体工作需要把关。为保持研究的先进性,他想尽办法“压榨”时间来充盈自己的知识储备:至今,刘忠柜子里的书已经换了几沓;利用4趟坐飞机的时间,他读完了随身携带的《数学之美》。

    “中午不要找刘老师,他一般都会回家”,他的博士生小张说。一年中,刘忠有一半时间都是在出差,一些同事开玩笑说,他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不出差的日子,刘忠保持着回家吃饭的习惯。

    “12点左右从单位出发,回家吃饭后在沙发上能睡差不多半小时的午觉,再掐着点返回。”这样的“分秒必争”成了刘忠生活的常态。他的妻子说,他平常经常出差,晚上也要加班。相聚太少使得中午这段时间成为两个人联络最为频密的时段。

    工作已经全面渗入了这位军队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刘忠坦言,在少有的闲暇时间里,他最放松的事情就是下载国际上最新的源代码学习、测试和编写。一次,女儿向他请教一道奥数题,刘忠花费两个晚上编程把它“攻克”了。“他善于把枯燥、乏味的事情做得很有艺术性和美感。”沙基昌笑着评价说。

本报记者 王景烁 通讯员 张喆 张龙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1月01日 03 版

我们的“战场”在三尺讲台上
一个博士团长的“制胜秘笈”
打造中国军队的“最强大脑”
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