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与哈佛大学艺术史系合办的“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国际研讨会,在杭州举行,高士明副院长和汪悦进教授分别致开幕辞,摄影史、艺术史、近代史、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1985年出生的高初是此次杭州会议承办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其祖父高帆是八路军129师与晋冀鲁豫根据地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这个本科学化学的年轻人,2008年至今整理并研究了1930年至1980年的诸多摄影家个案,撰写了同时期的中国摄影史。据高初介绍,此次研讨会是该所围绕“中国摄影史论”和“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这两个长期研究计划在2015年的年度议题而设计的。
“1930年至1940年之间,和上海紧密相关的一批摄影师,走向民族危亡的最前线,他们不但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战地摄影者,也是新中国摄影最为核心的力量……同时,有一批摄影师延续民国的沙龙传统,转化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巨大能量,继续着审美情态和个人风格的艺术探索,如郎静山、骆伯年和金石声。而摄影师庄学本走向边疆,他的摄影抓住人性中的闪光,远超出人类学和民族志考察的视觉性档案的范畴。”高初将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家分了三大类,又追问:“是否可以认为,这一时期的摄影,是民国摄影的高峰和尾声,也是新中国时期摄影的序幕和奠基?我们是否能借由这一时期的视觉文献,不但同时讨论民国摄影和新中国摄影的主体与观念、题材与语言、媒介与现场,而且讨论在两个时期的艺术转化中个人的生涯和境遇,以及艺术作为社会动力的作用机制?”
此次杭州会议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多学科的跨界交流。北大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王奇生召集了“历史中的影像和影像中的历史”专场,知名民国史、革命史专家黄道炫研究员与三位70后学界新秀李里峰、唐小兵、李志毓,分别探讨了图像作为史料的价值、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陈卫星教授召集和主持了“图像的传播”专场,其中一个研讨环节从摄影档案的流动与保存开始,探讨作为文化遗产概念的摄影作品如何从档案变成出版物和展览对象并演变成文化史和社会史的“硬件”。
与“图像的传播”专场相呼应,《中国摄影》主编晋永权召集的“摄影史”专场,集中探讨了“1930—1940年代广东、上海摄影群体对中国摄影形态的型塑”。
在哈佛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汪悦进主持的“战争时期的艺术”专场,与会学者试图将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放置于同时期的整体艺术状况中加以理解——在胶片紧缺的情况下,战地摄影师通常也采用木刻作为创作手段,有时也参与到壁画的创作中,“摄影者的视觉经验的来源,他的家庭、教育、阅读,他们在1930 年代和都市画报的紧密关系,如何被他们在战场中转化为创作?他们和同时期的油画、国画、雕塑、战地写生、木刻、漫画、壁画等艺术家有着什么样的交往和相互影响?”
此次杭州会议还配套举行了“历史的显影”和“‘红旗渠’行走脚注”两个展览。 另据了解,今年4月,哈佛大学将举办关于红色摄影家沙飞的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