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后一个月,舆论场上关于国企改革“重组”和“清退”的热议之声有增无减。
2015年12月29日,国资委宣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之前,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成为后者全资子公司,大型央企重组合并的加速度吸引了网民的目光。另一方面,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上了时间表的“僵尸企业”无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中青舆情监测室在上个月内共监测到有关“大型央企兼并重组”和“治理僵尸企业”的相关信息11.2万条。其中,“央企兼并重组”相关信息1.7万条,“治理僵尸企业”相关信息9.5万条。
近四成网民担心央企重组造成市场垄断
两家央企航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的合并让外界感受到了央企重组合并的决心。
央企重组合并从去年开始动作频频,先有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宣布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又有南北车、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等多个行业开始合并。
央企迎来了重组潮,而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2000条网民言论显示,近4成网民担心央企合并带来垄断,28.5%的网民认为重组不利于民营企业,16.3%的网民认为国企合并能否起到效果还待考量。
“合并重组真的就能做大做强吗?国企的机制、责任和监管等不解决好,难说吧。”新浪微博用户“不屈的小小鸟”如此表达自己的担心。
“过去的一系列重组尚未形成垄断。”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注意到,这一年多来随着央企的重组脚步加快,民众随之产生对市场垄断问题的担忧。而据他研究,目前已经重组的企业基本上是公司层面上的合并,具体的项目和资本还没有进入合并阶段,“如南车和北车还是有各自的工厂,没有形成垄断。”
有专家指出,目前的央企重组大部分都是基于需求端的重组,是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上,为了加强在国外市场的竞争优势而进行的重组,这些重组以核电、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为主,为的是把企业做大,但以调整供给结构上的重组还很少,“之前五矿和中冶的重组、中粮和华孚是基于供给端的重组,但石油、石化等产能过剩的亏损行业还没有动起来。
国泰君安分析师乔永远认为,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决定了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没有央企的大重组、大整合,“中国制造2025”不可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不仅让高铁成功走出了国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的实力,使更多的行业成为受益者。央企“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国企兼并能提升国际竞争力,造福于民,12.4%的网民表达了同感。
从国企改革的目标看,央企重组将是未来趋势,对此有专家提醒要尊重市场规律,保障国内市场为基础,坚持以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效率为核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国企整合要区分不同的市场环境和战略目标。若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则不宜再进一步合并做大,以保障国内市场有效竞争。若行业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主,才可能考虑以合并方式做大做强,即使如此,在合并过程中仍需考虑国内产业链的竞争问题。
也有声音认为国企兼并重组要“内外有别、统分结合”,即在国外可以强强联合扩大规模,但面对国内市场,业务就要分开,保障市场的充分竞争,以防止企业形成垄断。
六成网民期望政府下决心清理“僵尸企业”
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中央企业增效升级。
会议确定,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了2000条网民言论显示,对于“僵尸企业”,24.7%的网民认为政府干预是“僵尸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
新浪微博用户“智谷的吴扬文”提出,当一切依附于权力,自然的事物就会退居其后,非竞优淘劣,说到底政府该解放市场,减少干预。
对于“僵尸”企业出清,60.4%的网民认为政府需下定决心。“产能过剩一直被诟病,却一再被姑息,这次看来是真心决意要动外科手术了,否则僵尸企业不灭,产能困局不解,经济停滞不前。”新浪微博用户“记者张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新浪微博用户“深圳刘子晗”看来,不只是要消灭“僵尸企业”,还要消灭大量尸位素餐的僵尸岗位,这种岗位太多了。
之所以要把清除僵尸企业提上日程,有媒体指出,当前,“供给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新趋势,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环节。
供给侧结构调整的4个层次正是国企改革中“三个一批”的任务,即“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在这个问题上,18.2%的网民观点认为清除僵尸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新浪微博用户“绿色桤泉”认为,加快实施供给侧改革,清除僵尸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供给侧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去产能、去库存和调整产业结构。在实施时,不可能是新的起来再去破旧的,要破旧才能立新,这将带来失业的增加,以及其他社会问题,需提前应对。”新浪微博用户“无影随风”认为。
凯迪社区网友“Skylarking”表示,产能过剩就是总供给超过总需求,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下调压力,所以要淘汰僵尸企业,加大产业重组,去产能,去库存,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允许企业“退出”。如果僵尸企业不能退出的话,对于提高资源效率会有很大的约束。供给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失去的竞争力,尤其是在过剩产能僵尸企业上的资源释放出来,让它们支持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社科院教授冯兴元认为,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才能盘活社会优质资源,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也有观点认为,对僵尸企业要分类治理。
“下决心要清理僵尸企业,要同时考虑到由此带来的阵痛会比较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在清退僵尸企业时要有风险缓释机制,国家要通过双创促进新的产能,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找到一个平稳过渡的方法。
(图表由中青舆情监测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