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1月16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科隆暴力事件令欧盟难民转移安置计划几近失败

本报驻欧盟记者 鞠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1月16日   04 版)

    随着案情逐渐浮出水面,新年前夜发生在德国科隆的大规模性侵和抢劫等暴力犯罪事件持续引发欧洲舆论高度关注。由于肇事者大多具有“中东和北非裔”体貌特征,德国总理默克尔主导的“门户开放”政策再度成为众矢之的,而德国政府被迫“变脸”将是整个欧盟难民政策收紧的关键信号。

    “门户开放”政策成众矢之的

    由于科隆性侵抢劫案中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具有难民背景,默克尔政府的“门户开放”政策无疑再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自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德国始终是欧洲境内最受难民欢迎的目的地和接收难民的绝对“大户”。据统计,仅2015年就有110万难民涌入德国。尽管默克尔政府站在人权和道义的制高点上坚持对难民“敞开大门”,但突如其来且持续不断的难民潮已经令德国地方政府应接不暇、捉襟见肘,并且日益引发民众担忧和排外势力的反对。如果说德国民众此前的担忧还主要涉及难民融入、公共服务等社会问题,那么科隆跨年夜大规模性侵抢劫事件则触碰了任何一个社会的根本保障——安全。有分析认为,这起事件将是压垮默克尔难民政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方面,民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普遍感到担忧。据报道,近期女性防身用品在德国各地门店和网上销售火爆,其中被誉为“防狼神器”的胡椒喷雾更是一度成为亚马逊网站“体育健身”类别下销售量最高的商品。另一方面,对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质疑和反对声浪日益增强。1月10日,数百名极右翼排外分子和保护妇女权利组织成员在科隆举行反移民示威抗议。情绪激动的抗议人士与维持秩序的防暴警察发生冲突,造成多人受伤,并有数十人被捕。当天夜间,科隆火车站附近再度发生暴力袭击事件,一伙不明身份的袭击者打伤多名叙利亚及巴基斯坦人。警方怀疑此次袭击事件系极右翼排外分子所为,并且与科隆跨年夜性侵抢劫案有关。被誉为德国政坛常青树的默克尔正遭遇党内外日益尖锐的批评,其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民意支持率也一路下挫。

    德国收紧难民入境管控

    面对日益严峻的压力,默克尔不得不调整其难民政策。在近期召开的基民盟党内政策会议上,默克尔宣布将降低遣返难民的法律门槛,并收紧入境检查等措施。默尔克还在会后表示:“现在的迹象表明我们必须作出改变,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正在讨论该如何改善德国的难民政策。”

    按照德国现行的移民法,寻求难民庇护的申请者只有在犯罪后被判处3年以上监禁才有可能被驱逐出境,并且前提是他们回到来源国后不会面临死刑、战乱等生命危险。这意味着如果现行法律不变,来自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乱国家的难民将永远不会被德国遣返。

    一旦默克尔政府正式实施新举措,无论难民被判处多长时间的监禁,都将面临被遣返的结果,且一旦任何已经拥有庇护身份的难民被判处不得假释的徒刑后,其难民身份都将被剥夺。

    此外,德国政府也将在限制难民入境和加大安全检查等方面作出调整。来自匈牙利和奥地利的消息称,科隆性侵抢劫案发生以来,德国方面明显收紧了对难民的入境管控。

    欧盟难民政策面临转折

    值得注意的是,科隆跨年夜性侵抢劫案并非个案。其实,新年期间,除了科隆以外,汉堡、斯图加特和杜塞尔多夫等多个德国城市以及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等国也发生了由不法难民作案的类似事件。科隆事件不仅震惊德国,而且也令欧洲其他国家不寒而栗。

    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远未结束甚至愈演愈烈,而欧盟在危机应对上却举步维艰。自难民危机爆发以来,大多数欧洲国家受到国内民意的压力都对接收难民持保留和抵制态度。尤其是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后,此前对难民相对开放的瑞典、挪威等国也纷纷收紧边境检查,波兰、匈牙利等国干脆关闭边境,拒绝履行欧盟实施的转移安置难民计划。根据欧盟日前公布的数据,去年在欧洲理事会上以表决方式强行通过的“难民转移安置计划”进展迟缓,截至目前,仅有272人从希腊和意大利转移至其他欧洲国家,这对于亟待安置的16万难民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欧盟移民和内政事务委员阿夫拉莫普洛斯14日面对欧洲议会议员的质询时承认,难民转移安置计划几近失败。默克尔12日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坦言,欧盟在难民危机面前非常脆弱,至今仍未能控制局面。

    德国堪称欧洲应对难民危机的“顶梁柱”,默克尔政府不仅身体力行,对难民张开双臂,并且一再呼吁欧洲各国共同出力接纳难民。即便如此,面对科隆跨年夜性侵抢劫事件所引发的民怨,默克尔也不得不调整难民政策。此间分析普遍认为,一旦德国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发生动摇,欧盟整体难民政策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走向保守和消极。

    本报布鲁塞尔1月15日电

本报驻欧盟记者 鞠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1月16日 04 版

印尼为什么再遭恐怖袭击
科隆暴力事件令欧盟难民转移安置计划几近失败
热对峙与冷思考
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互吐口水”
中资“走出去”应更加注重“软性”影响力
第八届“丰田青年环境保护
资助行动”项目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埃博拉疫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