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去的眼光看,我所处的校园环境并不太适合创业。毕竟,校区位于距离市区几十公里的贫困县,附近也没有像样的商业区,广告工作室去服务谁呢?就连半年前的我自己都没想到,通过几根网线才连接起来的生意,竟能让我这个兰州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月入上万元。
挣得足够多,也会有朋友认真地问我:“许浩,以后是不是要靠这个发家致富啦?”其实,工作室的6个伙伴,谁都没有这样的想法。换句话说,这个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地实践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工作室的源起,也离不开老师们的推动:他们深知这种环境里的学生可能会缺乏实际经验,也就总找些不错的单子分给我们接。渐渐地,几个特别爱好实践的男生聚在一起达成了共识:
“课本上那些高大上的知识学起来过瘾,可实现起来却路漫漫啊。咱们要不要来一场伟大实践。”
后来我们果然发现,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课堂和现实真不一样。课本中只告诉我们广告人一定要有“Big Idea”,却不会教我们如何利用微信群和人脉链一单一单地拉生意;老师能传授给我们很多专业知识,却没法教我们遇到胡搅蛮缠的甲方时如何据理力争;课堂上的我们有时会设想长远的人生规划,但到了商场上,其实一份文案就能把我们难到欲哭无泪。
创业带来的提升,在沟通水平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有些甲方相对外行,总是不提任何具体要求,只说“你们先做着看看”,待完工后却会提出大量修改意见。一开始,我们不是生气上火,就是被折磨到焦头烂额。现在的我们一方面学会针对性地问出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逐渐读懂了甲方的心理:有些人就是觉得,3天就被赚走几千元太亏了。对于这部分客户我们会制作三套方案,他在经历了比较这一过程后就会觉得物超所值。还有一些老板迫切需要可观的客流量,并不在乎所谓的高格调,这时候也就不得不用“标题党”这类手段,给予他们希望的数据。
也会有人质疑,“年纪轻轻就踏入社会,不怕被坑吗?”其实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像我们这些仍为稚嫩的学生,早期遭遇过不少骗稿甚至直接拖欠设计费的,也曾经接到诸如一篇文案30元、或者800元一个月独自运营公号这样的苦差事,然而这些糟心的事也能让我们逐步成长。半年过后,我们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深入许多,和甲方议价的能力也提升了;最重要的是,工作室里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成熟了不少。
无法否认,创业有时会和学业发生冲突,比如我的伙伴时常抱怨时间太少,做作业时就没空接单。但至少就我们工作室而言,创业绝对是课堂的延伸,丰富了课堂所学。往大了说,这是由于广告是面向他人的服务业,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掌握具体方法。创业把平面的书本知识落实到了立体的实践中,解决了许多只看书解决不了的疑惑。具体来看,这项生意也确确实实督促我们更加努力,戒掉了网游和电视剧,为了项目熬夜奋斗。至少,这大半年累积出来的几册作品得到了许多专业公司的点赞,我们也有了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块敲门砖。
在我们几个人眼中,工作室尽管能让我们在20岁就自食其力,但它最大的意义绝不是每月那几万元,而应该是作为实践的平台、学习的机会和未来的可能性。
过完春节,我们工作室的6个人就要奔赴各大城市开始实习生涯,去追寻自己作为一个专业广告人的梦想,去尝试更多仅靠一个小工作室无法落实的创意和志向。到此,J&A成立时推动大家成长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不过,我们彼此之间也作了一个约定:待5年之后,倘若大家足够成熟和优秀,6个人要重新汇聚,把J&A做成一个值得尊敬的公司。 (实习生 程盟超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