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东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合作的声音,正在美国产生阵阵回响。评论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新亚洲经济政治秩序蓝图,不仅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还可能改变整个欧亚地区的面貌,美国则应该尽早加入,以共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在美国智库亚洲研究局研究员凯尔·丘奇曼眼里,“一带一路”是中国区域外交的重要倡议。该倡议基于一系列陆地和海洋的贸易路线和经济带,旨在把中国与中国以西和以南的地区——中亚、南亚、东南亚、中东、东非和欧洲等——连接起来。
丘奇曼分析称,中国西部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两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少企业受到一定冲击。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这些企业“走出去”,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向西而行”,也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种回应。丘奇曼认为,渴望突破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包围圈”,也是促使北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国超过70%的石油进口经由马六甲海峡,而这一咽喉要塞易被美国海军封锁。通过在有丰富能源的中亚国家建立输气管道,并设法使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经由巴基斯坦而不是南海输送,将大大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此外,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将有助于赢得沿线国家的好感,提升中国的形象,增加中国的吸引力。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近日文章称,“一带一路”如获成功,将给中国带来多重“红利”。与中亚五国建立互联互通的道路与油气管线网络,铺平贸易通道,可使中国获得更多能源,也有助于吸收中国钢铁和制造业的过剩产能,缓解国内经济减速带来的压力。文章还称,“新丝绸之路”也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法兰西斯·福山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曾提出名噪一时的“历史终结论”。他认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可以推广其经济发展模式,这可能会改变整个欧亚地区的经济面貌。
福山近日撰文称,中国的发展模式有别于西方模式。由国家主导对基础设施大量投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策略在中国有效,并为一些东亚国家所效仿。福山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如能按照中国决策者的意图实现,那么,从印度尼西亚到波兰,在广大的欧亚地区,面貌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看到的时间内就发生巨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将在境外开花结果,增加当地的收入。这些新的市场将取代世界其他地区那些停滞市场,成为中国产品的广阔市场,中亚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区,而不再是边缘地带。
“一带一路”也会有利于沿线地区的和平。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扎卡里·凯克认为,“一带一路”倡导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穿越新疆,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铁路与公路网,把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可以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联系,也会在维护与促进地区稳定与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消除“三股势力”的生长土壤。
美国前民主党参议员麦克·格莱弗尔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可以扭转目前世界经济严峻形势的解决方案,“新丝绸之路”旨在把亚洲和欧洲从经济上连接起来,整个计划“奇妙无比”。
丘奇曼认为,在中国以“一带一路”的形式推进其地区经济构想的过程中,也面临消除亚洲邻国及美国的疑虑等挑战。中国需要让其他国家相信“自己的良好意图”。
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美国该如何回应?美国全球安全分析所主任、全球能源安全论坛共同主席盖尔·拉夫特认为,美国应积极参与,与中国共同推进“一带一路”。他认为,为重新彰显美国在欧亚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了避免陷入大国对抗,美国应该积极为“一带一路”构想做准备,并寻找途径尽快参与。拉夫特说,美国拥有超强的兵力投送能力、安全和网络防御能力,能够在保护“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基础设施方面发挥作用。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美国科技、工程和建筑公司也可带来自己的最佳实践、质量和安全标准。
拉夫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首个重塑国际秩序的认真尝试。对美国而言,让中国变强的战略不一定会削弱美国,“但站在一边生闷气、任由中国打地基,则会削弱美国”。
福山也指出,中国模式取得成功,要归功于国内稳定的政治环境;而在境外,如果所在地区存在不稳定、冲突和腐败等不利因素,且超出了中国政府的控制范围,将会影响“一带一路”的实施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坐等看中国的笑话。如果“一带一路”未能成功,不会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好消息。福山还认为,美国早就应该加入亚投行成为创始成员国,为“一带一路”提供财力支持;现在,美国至少还来得及加入“一带一路”战略。
本报华盛顿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