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团中央启动了全体专职团干部到基层向服务对象报到工作,这对密切团青关系、锻炼团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大有裨益。开展好此项工作,应重点把握好九种关系。
“上”与“下”的关系。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是干部下基层的重要职责。要当好“播种机”,采取青年人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团的重点工作、地方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的宣传引导,确保上级的部署“下得去”;要当好“温度计”,注重观察、善于倾听,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分析归纳,将难点、热点、焦点摸清、摸准、摸透,通过调研报告等形式及时向上级汇报,确保基层的声音“上得来”。
“有”与“无”的关系。要打好手中牌,更要借得东风来。要立足现有,对辖区内的人员、经费、阵地等各类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比如北京各区县都建有达到一定运行标准的青年汇,仅高碑店街道就有6家,对这样现成的工作载体应好好加以利用。要无中生有,可适当对活动、项目、理念进行包装,善于借势、搭车、整合资源、变无为有,积极创造各种有利于工作开展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的汇聚支持力量。
“多”与“少”的关系。面向大多数普通青年,注意吸收少数先进青年,才能最大限度的取得实效。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多数,同时注意先进青年。”要针对所在区域最多的青年群体和最普遍的现实需求来开展工作,确保工作的覆盖面,让更多的青年凝聚在团组织周围。但“照顾多数”并不意味“忽略少数”,也应注重吸纳少数先进青年,通过“少数”来带动“多数”、激励“多数”、帮助“多数”。
“近”与“远”的关系。基层工作要立足当前,也需谋划长远。要从最现实、最迫切的小事、难事、实事入手,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回应,赢得青年认同、组织肯定、社会支持,让“啃更难啃的骨头”成为可能。但又不能完全陷入事务性工作之中,要让当前有成效的事变得长远可持续,同时也要努力做一些当前未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在做实事的过程中培养好习惯、探索好做法、形成好机制。
“虚”与“实”的关系。基层团的工作与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等工作比起来看上去“虚”一点,但是教育和引导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赋予团组织的特殊使命,是最根本的“内功”和“基本功”,需要牢牢把握。如果工作中老是换频道、图热闹,青年就会看在眼里、厌在心里,就会觉得“虚”。如果准确把握青年特点,即使是从小事、琐事入手,咬定青山、久久为功,青年就会添加关注、手动点赞、真心认同,就会感到“实”。
“软”与“硬”的关系。基层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待青年需要学会尊重,放下架子、平等交流,多说白话、实话,少讲官话、套话,“台上对台下讲道理”终究无法取代“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软话”往往能办“硬事”。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又要敢于较真碰硬,对可能存在的与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要坚决斗争,敢于发声,在实践中锤炼过硬的工作能力和政治素质。
“主”与“次”的关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团的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分清“主”与“次”,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对团的重要工作,要抓、要狠抓、要集中力量抓,要善于把握“重点中的重点”,集中力量完成各个阶段性工作任务。对于一般性工作,要学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众人划桨、百舸争流的局面,不然就会疲于奔命、顾此失彼,耕不好他人的田,也荒了自己的地。
“学”与“干”的关系。在基层工作中提升自我,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也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群众是好老师,机关干部到了基层就要以“空杯”心理、“小学生”心态去向群众学习,努力掌握一手资料,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不断改进调查研究方法,从基层工作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基层是练兵场,机关干部是团的各项工作政策的具体参与者、制定者,在基层工作中要将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实结合起来,不怕犯错、勇于试错、大胆实践,检验工作成色,通过实践去指导、改进、推动本职工作。
“身”与“心”的关系。机关干部下基层,拉近的是距离,培养的是感情。形式上的“身入”是前提,“键对键”替代不了“面对面”,妥善处理好本职工作,保证下基层的时间和连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既违背了制度的本意,对个人成长没有益处,还会在青年心中造成不良影响,有损组织形象。要带着感情、带着真诚,更要带着问题下去,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到最基层的团支部、团小组、团员青年身边,了解青年的所思、所盼、所需,做青年友,处真感情,真正做到“身心同入”。
(作者系团中央组织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