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是湖北省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堰市委书记周霁要求,将脱贫攻坚作为十堰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宁可干部脱层皮,也要让群众真脱贫。
实现农村脱贫,青年是关键。十堰共青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凝聚青年力量,带领全市青年积极参与“精准扶贫”。
真金白银培育“扶贫”造血功能
竹山县深河乡茅坝坪村青年谢渊博想发展黄牛产业,但缺少资金和技术。2014年,他参加了团市委举办的“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比赛”,获得了8万元创业资金。团市委还让其免费入住了“十堰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绿洲)基地”,提供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青年人才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育”等学习机会。如今,他是全国出名的牛倌,新时代的新农民,他的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了全村20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十堰共青团加大资源整合,着力落实政策扶贫,真金白银支持青年创业,倾心培育“扶贫”造血功能。通过实施农村青年田园小康项目、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计划、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化扶持方式,十堰共青团累计扶持青年创业项目300余个,投入各级资金500余万元。建设绿洲5A商务中心青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中关村科技成果十堰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十堰“堰龙马”文创产业众创空间,为传统农业项目转型升级提供了场地支撑,不少农业电商项目把公司开进了城,把产品卖向了全国。
通过与涉农商业银行及人社部门的沟通合作,十堰团市委先后与农行、邮储行和农商行推出了可优先获得市级财政贴息贷款的“青春惠贷”、“青春邮贷”、“青春福贷”三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产品,年均促成3000笔创业贴息贷款发放,发放资金逾亿元。2015年,团市委又探索建立了总额4500万元的市级青年创业风险投资金,同时通过牵线搭桥,帮助市青年创业自组织——青创汇与市邮政储蓄银行达成额度为2亿元的融资授信,有效解决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在共青团的跟踪培育下,十堰涌现出“全国青年创业标兵”刘亮国、“全国农村青年致富能手”王杰和陈满芬、全省“乡村创富好青年”蒋家明等一大批青年创业榜样。这些青年创业先锋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致富,而且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增收致富。
真抓实干培育“扶智”社会基因
竹山县麻家渡镇牌楼小学距离集镇20余公里,校舍、食堂十分简陋。一天三餐,73个孩子只能围着盛满米饭的木桶和几个盛菜的脸盆就餐,想吃一口热饭热菜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牌楼小学的食堂是十堰众多农村中小学食堂的真实写照和缩影。
农村儿童是农村脱贫的希望和生力军,积极维护农村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保障,是十堰共青团近年来工作的发力点。2013年4月,团十堰市委启动了“情系秦巴山”希望厨房圆梦行动,以社会化筹资方式,按照3万元/个的标准,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建设希望厨房,通过订单式采购,为学校配备不锈钢蒸饭柜、开水器、消毒柜、绞肉机、和面机等现代化厨房设备,建成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学校厨房,系统解决学生就餐难和营养不良问题。近两年来,团市委以行动触动人们爱的心弦、激发社会爱的力量,为“希望厨房”募集爱心善款1409.5万元,为全市458所农村偏远中小学校配备蒸饭车、电磁灶、保温饭台、消毒柜等一系列标准化厨房设备,圆了13万山区学生“吃上热饭、喝上热水”的梦想。
十堰共青团围绕青少年就学成长需求,坚持社会化、专业化、事业化发展思路,深化“项目+活动+管理+基金”的工作模式,持续加强“希望工程”品牌服务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建设,相继建立了“和昌百万助学行动”、“湖北希望工程惠远助学基金”、“十堰希望工程华昌达助学基金”、“十堰市工商联竹山商会希望工程助学基金”等30余支专项基金,连续14年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活动,累计募集资金1864.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713人次。当地积极争取希望小学改(扩)建项目,推动十堰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改善,共建成项目151个,待建项目4个,筹款超过2400万元。
据统计,自1992年在十堰启动希望工程以来,累计募集资金5040余万元,结对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3.9万余人,为保障山区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权利,筑牢精准脱贫智力基础作出了积极贡献。
真情实感孕育“扶德”人文环境
李强(化名)是某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由于心理问题,他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交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甚至有时还有暴力倾向。适逢“十星”争创活动开展,辅导员以争创“合作星”为突破口,号召全体同学都去关心和帮助李强,帮助他走出封闭的世界,让他感受到亲情、友情以及合作的快乐。
“我十分感谢‘十星级少先队员’争创活动,让我这个对孩子几乎要绝望的母亲心中重燃了希望!”李强的母亲给市少工委写来了感谢信。
近年来,在十堰市委“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方略的指导下,在当地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星现象”:敬业奉献的全国“乡村好青年”陈纶顺、全国“十大最美职工”陈洪涛、大孝大爱“全国美德少年”徐航、“最美姑娘”周丽、“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马列。这些事迹感人至深的青少年先进典型能集中出现在十堰这样一个鄂西北边远山区,显得难能可贵。人文生态环境的提升势将为经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扶德”助力“扶贫”,十堰共青团作出了积极探索。
十堰共青团突出实践育人、注重榜样引领,在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的中国梦”、“信仰点亮人生”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重点针对青少年群体兴趣爱好,整合企业资源打造“青少年基地联盟”,累计发行“青少年基地联盟一卡通”3万余张。与亚新、永盛等院线共同打造“共青团剧场”,开展“百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进山区”活动,共发放“共青团剧场”青年观影券7万张。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十堰发展的重大方略和建市理念。全市共青团组织全面参与“五城联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保水质“四清行动”和“绿满十堰”行动,组建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各类型志愿者队伍729支,注册志愿者达到25.34万人。团组织策划开展“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绿满十堰微电影大赛、“最美志愿者”、“绿色文明大使”评选等活动,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便于传播的方式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助力营造“五城联创,人人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