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实施“优才计划”,使学生爱上搞科研,发核心期刊论文

把高职生当“研究生”培养

通讯员 刘文明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2月22日   11 版)

    高职学生搞科研,发核心期刊论文,让人难以想象,可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番禺职院”)却见怪不怪了。

    “截至目前,已经有10位同学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其中4名同学为第一作者,1名同学参与发明专利并获得专利授权1项。还有两篇论文被录用。”番禺职院校长张连绪在很多公开场合骄傲地说。

    “搞研发,很多本科生都做不到。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研究生都说难。你们学生怎能做到呢?”在很多场合,张连绪校长都会引起众人“质疑”。

    高职生搞科研要当成教改工程

    其实,这些成果源于该学院2013年实施的一项“优才计划”。这项计划最早由番禺职院珠宝学院袁军平教授提出,袁教授是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持人。这个中心成立后,他就一直琢磨怎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最终他考虑选一些爱钻研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项目研发,给予一定津贴,“既培养了尖子生,又资助了贫困生,一举两得”。

    他把这个想法跟珠宝学院院长王昶教授一说,两位老师都很高兴,“想到一块儿了”。

    2013年6月,首批小规模试点在2011级珠宝工艺专业学生中启动。经个人申报、专业老师和辅导员推荐,挑了12名即将升入大三的学生,“他们刚好符合既定思路”。

    “高职生搞研发,难度大。选拔学生、大刀阔斧改革教学模式、精心遴选一批指导老师,甚至还包括转变教学管理方式,都要作为一项教改工程来做,当成‘研究生’来培养。”王昶教授介绍说。

    在教学设计上,指导教师集中整个大三上学期,把生产中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抛”给学生,让其结合兴趣,确定研究选题、收集文献资料、开展沙龙研讨、制定研究路径、汇报工作进展;用已有技能开展相关实验获取工艺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撰写报告论文;下学期,让学生带着成果到珠宝企业相应岗位顶岗实习。 

    教师的遴选也要讲究。因为国内尚无专门培养珠宝工艺研究生的单位,所以工艺专业的老师们虽然都有硕士学位,但与珠宝研究有些距离。为此,他们必须在珠宝工艺方面加强针对性研究。“成立指导教师团,老师带着学生,联动培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这还涉及管理方式转变。学生“白加黑”“五加二”泡在实训(验)室,连吃饭都是。负责物质供应、高精尖仪器设备管理的实训员也要没日没夜泡在学校。还好,老师们 “即使没有额外工作量补贴,但从没抱怨过”。

    探究式课堂“探”出了名堂

    “以前上理论课,老师干巴巴地讲,我们昏昏欲睡。现在手上有活儿,自己就要去钻研。遇到某个难题,连走路、吃饭和睡觉都在想。”1班的李佩琳说,她就在研究用锰、锌元素代替镍的绿色白铜,既能避免材料镍过敏风险,又能满足首饰加工制作性能要求。

    “研究中遇到熔炼挥发氧化、抛光面出现大量划痕等问题,反复试验都如此。同学老师一起分析,找出了原因:熔炼时没有注意气氛保护,温度控制不当,铸造时没有充分补缩,导致材料氧化夹杂含量高、致密度不够。后来采取相应措施,问题迎刃而解,那种成就感令人兴奋!”

    李桂双研究的是改性足金材料的工艺性能。“一吃好饭就扎进实验室,有时跟着老师做,有时自己做。白天黑夜争分夺秒,总是踩着宿舍关门的点儿回去。”她也为实验“郁闷”过:要研究材料的耐蚀性能,需要用到电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做出了实验结果,但自己在这方面基础差,不知道如何分析。为此她请教老师,查阅资料,与同学探讨,终于搞明白了极化曲线图的意义。 

    “同学们兴趣大、积极性高,非常投入,与之前判如两人。”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这种探究式学习把我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主动性都激发出来了。大家都像是打了‘鸡血’,劲儿用不完。有时为了一个数据,要花上一天重复同一实验;有时为了实验更精准,吃饭都会忘掉。”陈烈雄说。 

    探究式课堂让学生探出了名堂。在2014年3月,陈烈雄的论文《艺术铸造中蜡模常见缺陷成因及解决措施》把工艺蜡模中各种缺陷予以集成,找出原因,逐项提出解决方案,在核心期刊《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上发表,“那是一份巨大鼓舞!”

    说起这篇文章,王昶教授爆了一料。这家杂志从没发过在校高职生的论文,编辑为如何介绍作者发了愁。“别人都是教授、研究员,博士、硕士,而他只是一位高职在校生。”左思右想,编辑们认为文章本身确实不错,而且是从鼓励学生的角度,硬是破例给发了出来。

    2班的刘春敬同样开心。她花了一年心血写的论文《银合金镀覆氮化锆薄膜颜色及其耐蚀性研究》,发在核心期刊《电镀与涂饰》2014年第3期。她采用多弧离子镀膜技术在925银合金表面沉积氮化锆薄膜,以镀覆时间和基底粗糙度对膜层颜色及耐蚀性影响为题,研究结论已应用到有关企业,为此获得省创新创效大赛二等奖。 

    陆续出来的成果还有朱海琪、李桂双、林伟河等同学分别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黄金》《焊接》《材料热处理学报》上的8篇论文。

    “做实验、写文章、改文章的过程,极大提高了学习热情,锻炼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几位同学在珠宝公司研发部门工作,待遇都明显较高。如陈烈雄同学工作半年时的月薪已近6000元,远比3000元左右的平均水平高,老板很器重,他自己也干得很开心。”王昶教授说。 

    王昶教授也意识到,接下来要提高受益面。“教学资源应平等面向全体学生,把‘优才计划’推广到全体工艺专业同学。这样一来,让人人都出彩的目标就显现了”。

更多职校生有望落户北上广
把高职生当“研究生”培养
职校生受歧视是制度设计惹的祸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0名学生拜师学艺
空乘专业面试现场,来了2000多帅哥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