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2月22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逛灯会、看猴戏、包汤圆、扎花灯,一场场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日活动在全国各地热闹举行。
元宵节期间,猜灯谜、包汤圆、学书法、对对联,一场场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元宵节活动在上海多个社区火热上演。
“九曲桥上走一走”,看看花灯,轧轧闹猛,是很多上海人和游客元宵佳节的习惯。当日,上海豫园灯会现场游人如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豫园新春民俗艺术灯会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赏。
2016年是猴年,豫园灯会以“猴”为主角,灯会主题为“金猴福佑盛世运,精忠报国中国梦”。记者在灯会现场看到,很多游客举家出行,在这里的老饭店吃一顿团圆饭,吃几颗汤圆,赏一赏豫园张灯结彩的灯会,从最传统的手扎灯、彩绘灯,到今天用光、电、声等高科技手段营造的灯光效果,都给游客带来一种元宵节的新体验。
看猴戏,是山东桓台县马桥镇闹元宵必备的文化节目。正月十五的马桥镇上演了一台元宵节“扮玩”演出,观看农民摩肩接踵,叫好声不断。
引起掌声的是当地的“百年猴戏”。“猴王”手拿“金箍棒”不断挥舞,周围的“小猴”们,时而嬉笑打闹,时而抓耳挠腮,配合着“猴王”的表演。生动传神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如醉如痴。
手拿“金箍棒”的老猴王何玉久已经81岁高龄,依然身手敏捷,耍棍、翻跟头、倒立,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何玉九告诉记者,他从小与当地“猴”戏结缘,几十年来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民俗。
桓台县文化出版局局长宗树高介绍,猴戏是桓台县“扮玩”演出的一部分,猴年元宵节,当地共有9支表演队伍,2000余名演员组成20多个方阵,为乡亲们带来一次“扮玩”大餐。
在河南,人们的元宵节则在踩高跷、敲盘鼓的欢笑声中度过。
古都开封的元宵节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踩高跷、敲盘鼓、观灯,一些古老的佳节旧有的庆祝方式至今仍在当地广为流传。2月22日9时许,开封市祥符区袁坊乡第四届农民文化艺术节在震天的盘鼓声中拉开帷幕。当地农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独具特色的盘鼓等传统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一片。
安阳的高跷也踩得欢。“孙悟空”“白娘子”“李香君”…… 伴随着礼花声、乐曲声,安阳市水冶镇的数十名儿童浓妆艳抹装,在三四米高空中,或踩着“刀锋”“枪尖”,或站在“书本”“塔顶”之上,为众人表演“美猴王降服白龙马”、“许状元拜塔救母”等民间故事,引来数万村民和游客驻足观看。
大型祭祀、箭阵表演、灯谜派对、投壶射锣、音乐弹唱……在南昌市民俗文化的发源地——绳金塔,一群青年人在元宵节玩出了新创意。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22日晚6时在绳金塔大成殿外,祭祀活动开始。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青年,上演传统祭祀礼仪和祭神场面,祭祀被民间尊奉的太一神。接下来的箭阵表演,弓箭手们全副武装演示古代的箭阵。他们身着飞鱼服,手持传统弓箭,分别进行了锋矢阵、雁形阵、叠阵、斜行阵表演。精湛的演技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惊呼。
丰歌是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借助元宵节,我们想把古时候的东西还原一下,同时为避免过于死板,在活动中加入了一些时尚的东西。”丰歌介绍说,在猜灯谜环节,彩灯里有许多青年人编写的有趣灯谜。每一道谜题上,都附着了出题人的微信二维码,让猜题人和出题人可以在线上交流。
(记者孙青 李海伟 王阳 李丽静 余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