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得挺快,才出酒店大堂,我就看见一辆黄色出租车停在眼前。司机是一个胖胖的白人男子,确认是我叫的车,便问我是否有行李。美国坐出租车是要给小费的,如果司机帮你拿了行李,小费可能会更高。于是我连忙说不用。
司机很健谈,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竟然用中文说了声“你好”。他叫约翰,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听我夸他中文好,他说自己经常拉一些亚洲客人,多为日本人和中国人。这几年中国客人好像更多一些,所以他学了些“你好”“谢谢”之类的简单中文。
跟他聊开之后,我抱怨一下北京的雾霾,他抱怨一下生意不好做;我夸一下我用的苹果手机,他夸一下他用的中兴手机。话题扯到了车费上,我问他,中国的出租车不收小费,以前是否遇到过中国客人不付小费的情况?他笑着说,这种情况是有的,一开始他会感到无奈甚至气愤,但后来知道了,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但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来美国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事情已很少发生了。
“所以,美国人很希望中国开放,起码会有小费。”我不失时机地幽默了一下。他哈哈大笑着反击:“那要看你多开放。”
聊得正高兴时,我一低头,突然看见了一部黑色机身、泛着金属光泽的手机,是苹果当时的新款。手机在车座下面,明显是前面的乘客落下的。
我捡起来想打开看看,手机却设定了开机密码,无法联系机主。突然,一辆出租车猛地冲到了我们前面,约翰急踩刹车,才避免了一次撞车。
约翰气愤地下了车,那辆出租车的司机也走了下来,和约翰说着什么。那辆出租的后座上,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约翰走回来问我:“这有一个手机?”我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忙将那个苹果手机递过去说:“我想应该是这个。”
车再启动时,约翰满腹牢骚地说,那家伙连谢谢都没说。听出他不满的语气,我开玩笑问:“你就不担心我把手机藏起来?”“不担心。”约翰大笑着说。
“为什么?”我有些好奇。约翰说:“因为你是中国人。”
那天下车时,除了车费外,我还给了约翰小费,不少,也不多。
(作者简介:烟岚,文散见于报刊网络,著有同名小说《烟岚》)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