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体育部负责人——

未来十年是中英体育合作的“黄金十年”

本报记者 梁璇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2月29日   08 版)

    “我们很希望在冬奥会的项目上和中国达成合作,不止索道和冰面技术,英国公司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服务上都有优势,例如奥运营销体系搭建、金融、会计以及环保技术等,都可以选择。”2015年9月,英国驻华大使馆投资贸易总署专门成立体育部,希望为中英两国的企业搭建一座互通体育资源的桥梁,“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将放在足球、冬奥会、帆船和马术等项目上。”本周,该体育部负责人李激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足球与冬奥会的项目占了他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此后,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及官方出台《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又分别提出“3亿人上冰雪”及“2025年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宏伟目标。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阿里巴巴、PPTV、乐视及腾讯等企业不断有大量资本进入体育产业,令李激流看到了“中国体育市场正在壮大,以前缺乏对接的时机,现在可以帮助英国企业参与开拓这个市场了。”

    “要从被动参与变成积极有为。”李激流举例陈述了团队成立的初衷——去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团队专门举办了以足球交流为主题的午餐论坛,列席的除了十多家中方的体育公司,还有十多家来自英国的足球俱乐部,而这次平台搭建很快起到了效果,“目前,AFL场馆设计公司和上海科化体育已经签约,拟设计像英超一样的足球训练场;曼联和新浪体育、利物浦和PPTV、阿森纳和北京体育之窗等,都达成了相关合作。”

    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曾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以前的中国体育市场缺资本,而当前缺的是资源。这从中英双方目前达成的合作中可见一斑,“现在的情况,不是英国或海外公司来中国寻找项目,而是中国投资人去到英国或海外去购买资源,带到中国来。”李激流表示,当前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输入阶段,等未来发展壮大后才可能达到输出的阶段,因此“当前迫切进入中国体育市场的并非金钱,更多是海外的资源和技术”。

    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自上世纪90年代英国人霍顿入主中国国家队起,中国市场上早已开始积累了大量英国体育名片的拥趸,从伦敦马拉松、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到英超的各家俱乐部,甚至到贝克汉姆、欧文等明星个体,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都代表着英国体育的形象在中国市场有成熟的基础,这也是不少英国企业跃跃欲试的“自信”。但由于语言、商业文化等现实差异,也有一些英国企业很难找到进入中国体育市场的门路,“它们不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税收、如何成立公司等,因此就有相对保守的表现。”

    “这就需要我们普及中国的基本情况和机会,介绍政府关系和大型体育公司,让它们能顺利进入中国。”李激流表示。

    因此,在中国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就成为李激流及其团队前半年的主要任务。在他看来,目前,中国较有规模的体育公司主要分为两种,一类是本来不是做体育的、看到市场机会后跨界的公司,如阿里巴巴等,“手持大量资本”;另一类是体育类的网络媒体公司,如腾讯和乐视体育等,“有一定用户量且不缺资本”,“而其他传统的体育营销和赛事公司大多还比较小,难赢利,中国人的体育消费习惯和市场还没完全形成,因此在软件和服务上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但李激流同样看到一个向好的趋势,以往在中英企业的对接中,存在“英国的强项能否嫁接到中国”的疑问,因为中国体育消费市场尚未达到相应水平,需求和供给并不一定匹配,比如在英国建一个专业的足球训练场约500万元~1000万元,但到了中国可能就无法达到这个消费水平。”所以中超和英超的差距,需要时间来缩短。

    但目前,中国已有一些中高端的俱乐部开始接触英国公司,希望在球场建设、草皮草坪维护、康复医疗和俱乐部如何与球迷互动等硬件软件上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因为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及最挣钱的联赛,英超可以成为中超学习的对象。”李激流以一组数字证明英超的成功,“英超2013~2014赛季的转播权在全球卖了17亿英镑,相当于160亿人民币,其在185个国家有转播,覆盖全球7.3亿的家庭受众,对英国GDP的贡献也接近3.4亿英镑。”而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最新数据显示,英超2016~2019三个赛季的全球电视转播权达81亿英镑(海外30亿英镑,英国本土51亿英镑),“超过了西甲、德甲、意甲、法甲四大联赛电视转播费的总和。”

    但有个数据更值得强调,“2014~2015赛季,超过54万青少年在英超联赛的资助项目中获益,4158所学校参与了英超的体育教育计划。”在李激流看来,文化和经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很难分开,因此,在学习英超的商业模式之外,形成好的生态体系更为关键,“英国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比如爷爷带着孙子看球,这种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正是中国足球需要的。”梯队建设的完善度,同样是顶级联赛应具备的元素,“英超是20支队伍,但英格兰足球联赛有92支球队,英超的收入会惠及下面各级别的联赛,这些联赛也因此得到发展”。

    令李激流感到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俱乐部也意识到梯队建设的问题,“为打造青训体系,建更好的设施,也请了不少教练,无论国家政策还是私人资本,都想把青少年足球做好。”而在这个领域,英国早已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2013年,英超联赛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在中国推行“学转英超”计划,已培训了1100名中国教练,“计划到2020年培养5000名,这样能惠及500万中国青少年”。

    面对诺大的中国市场,李激流持乐观态度,“尤其对中国企业而言,我们不仅帮助英国企业进入中国,也在帮助中国企业选择英国有潜力的项目,了解当地市场。”李激流把未来十年看作中英体育关系的“黄金十年”,而这段关系的最大受益者,将是中国青少年,“即便我们有的项目上没有和青少年对接,但只要帮助中超、帆船、马术等在中国发展起来后,体系的更替肯定是以青少年为主,因此,把英国体育的项目和文化带到中国,青少年一定获益最多。”

    本报北京2月28日电

未来十年是中英体育合作的“黄金十年”
陈文艳眼里不揉沙子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猛药见效
中国女足先拿弱旅“开刀”
谁姑息纵容了CBA问题裁判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