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闻眼

胡宁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02日   09 版)

    “看脸”的舆论

    68岁的被清退老教师丁学玉,脸上尽是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他面对镜头时捂着脸,泪珠划过皱纹,无声滴落。

    年逾不惑的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县委群工部部长汤钦,皮肤光滑舒展,衣着整洁光鲜。他不知道自己被纳入镜头,护肤膏挤不出来,他还磕了几下,快速地抹在了脸上。

    抹完乳液的汤钦还对暗访的记者说了句,“我是当领导的,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具体(情况)。”

    委屈的好教师和不作为的官员,这两种形象顿时鲜明对比。

    一时间舆论一边倒地站在了教书34年、一共领了9000余元工资并在22年前的考试中被人冒名顶替后“被辞退”的丁学玉一边,将汤钦推诿塞责的形象批判到了极致。

    可就在舆论持续发酵,顶替一事被坐实、汤部长成了“抹香香”代言人之时,“事实”再次反转:丁学玉分数低于“顶替者”,当年即已收到离教证和补助金,辞退源于超生。而原本成了反面人物的汤钦,为协调此事给教育局打电话,年前刚帮扶过丁老师一家,只是见他们短时间内又来了,态度上比较差。

    每一个细节都出现了新解释。舆论又开始转向支持汤钦。

    可多年未清的旧账为何6天之内就被媒体找到了真相?这次的真相足够真吗?如果此次不是偶然“抹香香”的汤钦博得关注,丁学玉一事会否又像几年前一样淹没在新闻的海洋里?

    疑问仍在。感谢那些没有放弃调查的记者,让我们能了解脸谱之下的真实;省察这些盲目摇摆的声讨,我们终究需要在被“打脸”之后,逐渐学会辨别和克制。

    “整容”的农村

    今年的“返乡体”文章,比以往都来得更热闹。最出名的作者是这3位:从男友的江西老家逃了年夜饭的“上海女孩”;农村公婆不让上桌、霸气掀桌的“儿媳妇”;回了东北老家、发现老人“生不如死”、妇人组团“约炮”的某杂志记者。

    3条信息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可争着争着,人们发现,这些竟都是虚构的。此时,“霸气儿媳”再次霸道发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

    在虚构者的逻辑里,这些信息不约而同地在提取农村现存的积弊和滞后作为样本,有经验作为依据,假消息也并不算假。

    返乡记本该是座桥,将对农村一知半解的城市人和真实的农村连接起来,让城乡间多些理解,少些区隔。

    可是,这些假消息却给农村来了次“整容手术”。它们把城市人想象中的农村,甚至不满的农村强行拉到舞台中央,按照城市里的编剧给出的剧本,演了一出极具混淆意味的大戏。

    戏中的农村真假参半,变成了“城里人”回不去的故乡。消息真假,果真无所谓?

    “换脸”的考生

    某些新闻事件充满荒诞主义色彩。继证明“我妈是我妈”的难题之后,河南周口的王娜娜的遭遇更“魔幻”:她需要证明“我是我”。

    像电影一般,2003年后,王娜娜的生活分裂为两条平行轨迹:一条高考落榜,外出打工,嫁人生子;一条成功进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顺利毕业,成为教师。

    直到去年,两条轨迹才再次有了交集。落榜的王娜娜办信用卡时,发现查询系统中,自己的学历显示为专科,而照片,则属于另外一个女孩——成为教师的“王娜娜”。

    不过,这不是失散姐妹喜重逢的戏码,而是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悲剧。

    比悲剧更加悲剧的是,人生无法像电影那样可以重新剪辑,再出一个“导演剪辑版”;而悲剧,也没有因为发生过一次,就产生抗体,不荼毒这个世上其他无辜之人。

    1999年高考的张志刚,2002年的王俊亮,2004年的罗彩霞,2005年的林琳,2007年的楚文博......他们都是高考时被冒名顶替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错位人生”酿造得竟如此频繁和轻易。还有多少李娜娜、孙娜娜是我们没有发现的?

    部分为顶替者大开后门、滥用手中权力的相关工作人员,曾在真相揭露后仍安然无事。不知如今的他们,在混淆了别人的身份之后,是否还记得自己真正的身份?

奖励“小金人”和奖励猪肉,重量是一样的
县长书记该不该开微店
新闻眼
立交桥下面的“城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