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0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全域旅游发展的桐庐模式(下)

桐庐:从景区到全域的旅游嬗变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06日   04 版)

    春

    夏

    秋

    冬 钱江摄

    刚刚过去的猴年春节,桐庐旅游传来喜讯:全县游客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实现猴年“红开门”。 

    据统计,7天假期,桐庐全县共接待游客28.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5.7%。

    景区满客,宾馆、酒店、民宿生意火爆。据介绍,春节7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个百分点。

    来自桐庐旅游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5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8.3亿元,门票收入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15.9%和17.5%。

    桐庐县委领导表示,桐庐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实践;致力于“科学规划引领”和全省唯一的“全域旅游专项改革”桐庐模式的创新发展,桐庐整个县域打造成为一个大景区,真正带动了村美、民富、产业优。


    美丽乡村游没有门票之说

    节日期间,桐庐瑶琳仙境、大奇山、严子陵等景区门庭若市,药祖圣地桐君山和圆通寺上香游客络绎不绝。充满怀旧情怀的滚铁环、抽陀螺,捣年糕、磨豆腐、酿谷酒等年俗活动,丰富的旅游业态,多元的乡村旅游,让人意犹未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其中仅乡村旅游一项,全县就接待了游客11万人次,总收入558万元。

    “古朴的建筑,地道的农家菜,这里有家的温暖。”“做冻米糖、米馃,打麻糍、包灰汤粽……,在这能寻找儿时的年味。”春节假期,到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的游客是一拨接着一拨,他们趁着假期和家人、朋友前来休闲旅游,无不被乡村的美景及浓浓的年味所吸引。

    探瑶琳仙境、访桐君老人、赏春江美景、品农家美食……,远离城市的喧嚣,寻一处静谧山水悠然小憩,乡村旅游成为许多都市人出行的新选择。“古村落景区的民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不豪华,却很有情调,朴素中透着安静和祥和。”来自上海的孙女士在离开时还恋恋不舍,对环溪村里的民宿更是流连忘返。她说,今年一家四口特地将年夜饭也定在了这里,为的就是体验儿时的年味,在异乡也能收获家的温馨。

    “过年前房间就订满了,客人大多来自杭州、上海。”忠莲雅居的主人高兴地说,民宿客房得到游客的认可,她感到非常欣慰。尽管春节假期已过,但他们仍不断接到订房电话,“但客房多已订出去,只能提醒客人提早下单或者建议客人挑选别的时间。”

    坐落于莪山畲族乡新丰村的“云夕戴家山”,隐藏的壁炉、码得整整齐齐的木柴、复古的花纹地砖、原木家具、做旧的皮质沙发、昏黄的灯光加上温暖的炉火,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

    蓝天、白云、碧水,森林、群山、梯田。新春期间,云夕一房难求,预约成功的住客体验了精彩年味活动,品畲乡红曲酒,热热闹闹杀年猪,参加盛大年猪宴,与村民们一起分享猪肉,和村民们一起开心过大年。

    近年来,桐庐旅游部门围绕县域大景区建设,统筹规划旅游空间布局,有效整合旅游优质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并在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扶持政策、营销模式、服务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让桐庐旅游从传统旅游产业向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成功嬗变。

    桐庐的美丽乡村游没有门票之说,游客可以随时走进乡村,尽享美丽自然风光、感受农家淳朴风情。可以品桐庐名茶雪水云绿、芦茨红茶,也可以体验水上自行车、垂钓;或与村民一起打打麻糍,与剪纸师傅一起剪剪新年福纸;与亲朋好友在桐庐青山绿水的怀抱中,一览富春山水,享受至慢生活。

    去年以来,江南古村落与旅行社合作开展“民宿直通车”活动,春节期间,古村落内的60家民宿、1096张床位早早就被预定一空,出现“一床难求”的景象,有些户主甚至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给客人们享用。

    在假日末尾的返程阶段,一些民宿户主还免费给客人送上自制的冻米糖、年糕、索面等在内的特色大礼包,在这样热情的服务下,有些游客还预定了来年的过大年客房。

    “没想到正月里来游玩的客人还是那么多,都没空闲下来过。”深澳村的工作人员边说边忙着为游客冲泡咖啡。“木梁黑瓦老屋,稍加修缮,竟成了我们品味时尚的绝佳原筑,真是太有创意了。”客人品着咖啡啧啧称赞。

    据悉,整个春节期间,江南三古村落景区共接待游客30517人次,其中民宿接待游客达6684人次,入住率达100%。江南镇风景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他们在做好招商引资及加强管理的同时,将景区托管专业团队进行市场化管理,以此打造国家级乡村公园,创建文化创意旅游小镇。

    旅游+多产融合,促进百姓增收致富

    “风景桐庐就是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要让百姓共建共享。”桐庐县副县长王歆说,以风景桐庐建设为统揽发展全域旅游,是基于桐庐独特的生态优势、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让百姓收获发展全域旅游的丰硕果实,政府和百姓携手共建中国最美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全力打造“宜居宜游、绿色低碳、崇文尚德、开放开明、和美和谐”的中国画城。

    在旅游专家看来,发展全域旅游不仅是振兴桐庐旅游产业的创新举措,更是把生态资源、山水资源、环境资源转化为了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富民优势。

    伴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良性循环,桐庐这一优势在农家乐的发展中更是展露其头角。在发展乡村游中,首尝甜头的是富春江镇芦茨村。

    走在今天的芦茨村,一座座传统与现代紧紧扣合的新农居拔地而起,一家家农家乐张开怀抱,用淳朴与热情吸引八方来宾。客人可以在这里品茗、尝鲜、观景、怀旧,在浓浓乡土情中流连忘返。

    自芦茨发展旅游业以来,这里的农家乐已远近闻名,慕名来尝鲜的城里人正越来越多。漫步在芦茨溪边,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波光粼粼,令人赏心悦目。

    “近些年,芦茨优美的风光吸引了众多外地人前来游玩,也带动了本地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发展。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开办了农家乐,为外地游客提供吃住娱服务。”一家农家乐主人说道,老百姓不仅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参与者、建设者,更是其中的获益者。“预定房间都得提前一个月,每到黄金周更是游客爆满。平时的节假日和周末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慕名而来。”看着日益火红的芦茨,当地农家乐主人难掩心中的激动。

    桐庐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也夯实了农村旅游新兴业态的基础。

    据统计,至2015年底,桐庐已有民宿经营户531家,床位8119张。2015年,民宿接待游客267.2万人次、营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和20.5%。春节7天长假,民宿客流量达2.5万人次,民宿经济成为了桐庐旅游市场的新蓝海。

    不仅如此,旅游经济发展壮大后,也促进了农业、工业、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桐庐旅游部门依托茶叶、蜜梨、蜜桃、杨梅等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四季水果采摘游;依托蜂产品加工、分水制笔、针织服装等块状经济优势,开发工业旅游和旅游创意商品,增加了游客观光和购物体验等;依托剪纸、越剧和合村布鞋等本土特色资源,鼓励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特色商品购物市场,推出的地方特色产品购物游,又促进了旅游业与文创业的结合。

    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美食、茶楼、保健疗养、运动休闲、工艺美术、演艺等特潜行业齐迈步、大发展,通过特色潜力项目申报提升,最佳休闲去处评选等,促进特潜行业向旅游产品转化,成为培育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全域联动、城乡互动、产业融合,桐庐把旅游业打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城乡优势,桐庐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了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康乐疗养、文化旅游五类村落景区产品,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并逐步培育形成江南最具“腔调”的村落景区品牌。目前为止,江南古村落成功创建4A级风景区,合村整乡成功创建为3A级风景区;旧县合岭富春大岭图、分水儒侨村凤凰谷、瑶琳镇桃源村、横村镇阳山畈村、合村乡高凉亭村等12个地区成功创建为2A级村落景区。

    村落风景区建设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产业流,也吸引了众多在外经商打工人员回家创业,促进了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15年,桐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4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达到12.1%,全县年乡村旅游接待516.4万人次,同比增长99.2%,经营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103.7%。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全域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的市场化开发,泛旅游产业的集聚、规模化和特色化建设。去年,桐庐从众多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上榜“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榜单。

    走进桐庐,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云蒸山色幽,蝉鸣林更静”的自然野趣,也有茂林修竹、四季飘香、良田平畴、鱼游平湖的田园风光。春江两岸,锦峰绣岭,风光旖旎,其景色可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相媲美。   

    如画山水的生态环境、秀美自然的乡村风情、休闲舒适的生活氛围推动了桐庐旅游的发展。而与此同时,该县旅游部门精心策划,连续四年举办中国休闲乡村旅游季系列活动,为聚集旅游人气、宣传特色旅游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使旅游产品更多元、更丰富。

    按照“春赏花、夏亲水、秋养生、冬美食”季节特点,近年来,该县精心策划桐庐四季赏花攻略,制作赏花地图,开展四季采摘游、亲水纳凉游等各季旅游活动,进一步塑造品牌,提升桐庐美丽乡村休闲游的知名度。据统计,每年举办的乡村旅游节、乡村旅游推介等各类活动就有40余项,举办的山花节、杨梅节、蜜梨节、亲水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达30多场次。

    2015年,县旅委通过与浙江电视台等媒体合作,精心策划包装桐庐浪漫婚恋旅游产品和线路,以举办“相约桐庐·一起走桃花运”为主题的相亲大会,邀请各地单身男女前来体验。同时,举办“出彩乐跑·潮爆桐庐”活动,进一步推广桐庐春季赏花旅游产品,展现心花怒放的桐庐形象。

    以骑游赛为助力器,大力推广富春江绿道和村落景区建设成果。2015年省首届生态运动会“环最美桐庐”全域旅游骑行挑战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600多名骑游爱好者参加。骑游主线路途径10个镇街,9个旅游风景区,12个村落风景区,全程170公里,展示了桐庐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针对高校市场,县旅游部门还分别在浪石金滩和严子陵钓台景区举办“浪石杯”高校大学生龙舟邀请赛和“富春江亲水节暨首届大学生水上运动会”,活动吸引了江浙沪地区10余所高校400名大学生的积极参加。在推荐了桐庐夏季旅游产品的同时,提升了桐庐旅游在全国高校的知名度。

    为推广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深澳村的旅游产品,该县还特别邀请了美国等6个国家的表演团队前往深澳村参观游览,举办的“国际休闲乡村音乐节”,现场观看的村民、游客达到万余人。

    为顺应市场发展,引导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县旅游部门积极组织旅游企业到各旅游客源市场开展桐庐旅游推荐活动,结合当季旅游产品特色,推广旅游产品线路。去年一年,桐庐参加各地旅游推荐会、旅交会、促销活动等就达21场;还前往南京、上海等地开展《中国最美县——桐庐》旅游推荐。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赠送景区门票、民宿体验券、走访当地旅行社等,推广桐庐旅游产品,展示桐庐美好城市形象。

    桐庐旅游官方微信自2013年启用以来,已发布2000余篇微信,平均每天浏览量5000。其中《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微信有278265位市民游客参与接力转发。《桐庐这次玩大了》微信浏览量达17万+,成为人民网全国微信榜旅游单篇浏览量第一。开发应用了旅游产品微信预订功能,建成景区无线WIFI热点覆盖,宾馆酒店数字电视桐庐旅游个性化页面广泛应用等,在方便游客到桐庐旅游休闲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画城·潇洒桐庐”知名度,为全面展示桐庐全域旅游发展成果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推广效果。

    在前不久召开的桐庐“两会”上,县委书记毛溪浩提出,既要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更要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以美丽要求推动产业转型、城乡转型和社会转型,促进经济与社会、城镇与农村、物质和精神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打造出生态更美、城乡更美、产业更美、人文更美、生活更美的“最美桐庐”。 

    (白石)

桐庐:从景区到全域的旅游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