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济宁市工商联副主席陈颖注意到今年预算草案中新增加的一项内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2016年预算为327.5亿元。这个数字出现在中央财政对全国各地区转移支付的预算草案中,作为专项转移支付中的一项列出。
今年1月下旬,陈颖受邀参加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组织的“预算草案初步审查”会议,并了解到继2015年全国两会上预算草案按照修改后的预算法作出重大变化之后,今年的预算草案还会有变化。
当时,她看完预算草案后,建议在2016年的预算草案编制中,压缩专项转移支付规模,同时公布每一项专项转移支付的详细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也参加了那次会议,他提出,以往每年两会上发给代表的预算草案中,只有一般转移支付分地区的情况,没有专项转移支付的情况,大家一直很关注。
而今年两会上,戴仲川看到,预算草案中有了每一笔专项转移支付的情况,这个“加”项是今年的重要变化。
“2015年首次按转移支付项目名称,分类详细编制分地区转移支付预算,今年的预算草案又增加了专项转移支付的内容。”3月8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冯淑萍在小组审议预算草案中表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拿到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底儿’。”
“不仅有专项转移支付的数字,还有项目的设置依据和分配办法。”冯淑萍翻开这本预算草案,指着其中一页说,比如关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的说明中提到,这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试点工作,2016年预算数为338.2亿元,已落实到地区323.2亿元,没有落实的15亿元,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牵头提出的改革实施方案尚未出台。
在专项转移支付这一项里,代表们可以找到2016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就业补助资金等诸多专项转移支付的预算数。
“详细列出分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过去多年一直有建议。预算就是政府的花钱安排,人大代表来开会,最重要的就是看好政府的‘钱袋子’,搞清楚政府每一分钱到底用到哪里。公开是新预算法的要求,如果公开程度不够、缺少监督,就容易滋生腐败。”戴仲川说,“预算草案应该让代表看得很清楚,2016年专项转移支付预算有压缩,有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压缩腐败空间。”
除了建议预算草案中增加涉及专项转移支付的内容,戴仲川认为,预算草案也要做做“减法”,比如减少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他解释说,每人每看一场电影,就会为国家电影事业专项资金作贡献,电影票房收入的5%会被计入该基金,“类似的还有民航发展基金,这些政府性基金是否达到了原来征收的目的,希望有关部门能研究一下。有的政府性基金已经没必要继续收下去”。
不过,戴仲川看到,预算草案提出,2016年将“转移、取消、停征、整合”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有关基金的免征范围。
在参加提前审查预算草案会议时,陈颖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贯穿2016年全年,当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寻找新动能,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都离不开财政政策加大财力的支持,这些都应该在预算草案中有所体现。
今天,她在预算草案里发现,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这一新资金2016年预算数为200亿元,重点用于解决钢铁、煤炭行业的“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
此外,她注意到,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安排比去年增加201亿元,增长43.4%。相比财政收入增速,该支出的增速可谓“抢眼”,这些支出将推动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在今年的预算草案中,戴仲川还发现,除了完善转移支付预算之外,预算草案还完善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由2015年的16%提高到19%,将中国铁路总公司等68家企业纳入预算编报范围,并在说明中增加了有关附表。“这体现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结构的科学性。”戴仲川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
怎样过好紧日子?戴仲川认为:“政府要过紧日子,要压缩政府行政开支,应该在预算草案中看得出来,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看到政府怎么过紧日子。”
在今年的预算草案里,相较于7%增长的中央本级支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今年按零增长安排。会议费也要严控。冯淑萍解释说,“三公”经费零增长,反映出行政机关的支出实际上是下降了。
还有一个细节的变化是,今年发给人大代表的《政府预算解读2016》说明书更丰富了。这本近200页的说明书,由财政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共同编写,其中有大量的柱状图和饼状图,以便更直观详细地告诉代表预算审查的重点和要点。
“这些辅助材料,对于代表们在审议预算草案更加通俗易懂,也便于他们对自己关心领域的2016年预算安排,提出建议。”冯淑萍说。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亦君 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