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一手攥着手机,一手握着圆珠笔,对照手机里的照片,一字一句地“画”在老版本的慈善法草案上。
照片上的内容是几分钟前刚刚递到全国人大代表们手上的慈善法草案最新版本。距离人民大会堂数十公里之外,还没来得及拿到纸质版的王名,“抢鲜”在手机上一睹慈善法草案的真容。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几乎参与了慈善法草案起草的全过程,“除了最后的表决,因为我是政协委员,不是人大代表。”
手中这份画满了圈圈叉叉的草案,王名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慈善法草案是公开立法的产物,并不是由某一个部门事先起草好了再去征求意见。”王名说,事实上,从一开始慈善法草案就打上了民主立法、公开立法的烙印。
无论是整个框架、结构,还是基本的概念和理念,专家们的痕迹都在其中。早在2014年4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简称内司委)就邀请清华和北大的学者、专家讨论慈善法草案。
“我们搭了一个平台,‘慈善立法半月谈’。”这是一个类似兴趣小组的“课外班”,每半个月聚一次,话题围绕慈善法草案可能涉及的题目一个一个讨论。每次开会就一个或两个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做详细解读,包括他们的观点和国内外的情况,其他人一一点评。
一开会,内司委、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民政部等参与起草的部门人员都会来参加,此时的草案还是一张白纸,起草部门人员两手空空来听,再带回一份份书面的讨论材料。这样的“半月谈”一共进行了14次,一直开到当年11月,起草部门手中的材料越积越厚。
之后,7个民间版的草案也交到内司委工作人员的手上。这7个民间专家版,分别由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等7个团队草拟。
草案的2.0版是内司委版本,王名也参与了起草的过程。它是在已有专家稿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两次关起门来讨论。随后小范围征求意见,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转眼到了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特意安排了专题讲座,来给不太了解慈善法的委员“上课”。王名讲了一个小时关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科普”课。
上会讨论后,2015年10月草案正式公开,第一轮讨论的声音渐渐响起了。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又请了3位专家来讲课,每人40分钟。“这也是一个特殊的安排,一个法案通过的过程中,专门安排了两次讲课,给代表们讲慈善事业的发展和立法。”
今年1月初,草案第二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内容共有12章107条,主要包括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信托、慈善服务、信息公开等章节。
截至2016年1月31日,中国人大网共收到意见2504条,对草案提出具体意见的人数超过600人。
“第一稿和第二稿差别比较大,我觉得不行,还要提意见。”王名提交了一份几十页的书面意见。
“开了这么多会,基本上我都参加了,而且也把我自己的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王名参加的立法不止这一次,但这次给他的感觉是“非常开放”。
拿到最后出炉的稿子,他一点也不陌生。“现行的条文是在反复修改中,综合各种意见,达成的一种妥协,或者说是共识。”他说。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