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纪念之地

燕海鸣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14日   03 版)

    在清晨寒风中,我从巴尔的摩的青年旅馆出来,走在破败的街道上。一缕晨光投射到广场中央的一座雕塑上,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座灰褐色的石雕。上半部分,乍一看像一簇燃烧的火焰,仔细一看,却尽是瘦骨嶙峋,又似乎正在挣扎、反抗的人像;下半部分,是一个圆柱形的基座,上面环刻着乔治·桑塔亚的名言:忘记历史的人,必将重蹈历史覆辙。抬头环顾,不远处写着:大屠杀纪念地。

    美国的大屠杀纪念地遍布全国。有人说,这就是犹太人的厉害之处,他们能够培养出许多行业的精英,也能把自己民族的创伤塑造为人类共同纪念的历史。

    不过,对于这些大屠杀纪念地的意义,在美国也有着各式各样的争议。比如华盛顿的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建馆选址就有复杂的故事。有人建议建在纽约,因为纽约是犹太人聚居区,联合国总部也也在那里。但最终选址华盛顿,是因为建在美国首都更能体现一种政治含义,体现美国人对大屠杀的态度。

    最大的争议是这座纪念馆究竟是纪念谁的。犹太社区强调,大屠杀指的就是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杀戮。有人则反驳说,500万死于大屠杀的非犹太人,同样死于大屠杀的亚美尼亚人、吉普赛人就应该被遗忘,不应该被纪念吗?更有人借题发挥,直指美国在大屠杀时的不作为——美国曾有机会将奥斯威辛集中营摧毁,却任由其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帮凶。

    但是,争论并没有消解这些纪念地存在的意义。也许,只有在各种声音的交汇之中,大屠杀的警世作用才会真正烙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即使拥有强权,也应该容纳“不同”的存在,维系一个多元的世界。这不正是我们从大屠杀的惨痛历史中领悟到的终极意义吗?

    在波士顿的大屠杀纪念碑旁边,一块石碑上那段出自马丁·尼莫拉牧师的话,可能是所有大屠杀纪念地中最打动人的一段:“他们先是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他们接着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又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作者简介:燕海鸣,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现就职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

自觉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不断开拓强军兴军伟大事业新境界
刘云山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
“阳光行动——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举行
营地教育网助力青年成长
“部长通道”彰显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纪念之地
强化“四个意识” 坚定改革奋进
司法改革全面攻坚
听取和审议“两高”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