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17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忽视型”或“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孩子离家出走率更高——

他们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本报记者 武欣中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17日   07 版)

    “十万火急!16岁少女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新学期开学以来,类似寻找离家出走青少年的消息,刷爆了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离家出走的孩子,牵动着家人、朋友,甚至全社会的心。

    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离家出走?问题出在那里,这其中谁应该反思?

    近日,针对媒体公开报道的离家出走案例,武汉大学(深圳)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面对学习、亲子关系、友谊爱情、自我成长四类问题”,该研究所心理学专家戴影频博士告诉本报记者,从调查结果来看,亲子关系压力成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最主要原因,超过半数的离家出走青少年是因为和父母关系差,沟通不畅,在这些不良情绪下,孩子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避免冲突或者解决与父母的矛盾。

    排在第二位的原因是学校及学习压力。随着新学期的开始,作业和学校让孩子们感觉“压力山大”,一些青少年选择离家出走逃避学校和学习。

    值得注意的是,友谊在此期间也成为上榜理由。所谓友谊,更多指的是青少年的网恋、早恋。专家认为,互联网时代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同小可,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社交软件的风靡,使得渴求同辈理解支持的青少年深陷其中,造成一起又一起离家出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也成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理由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一些孩子,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渴望脱离父母保护,去外面独立体验生活并以此证明自我。

    从案例分析来看,整个青春期都是离家出走的高危期,其中13~15岁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最多。调查还显示,不管什么样的家庭都共同面对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困惑。其中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主要家庭结构,因此所占百分比最大;排在第二位的是单亲离异家庭;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主干家庭,离家出走率相对较低。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留守家庭的青少年出走问题也开始显现。

    2015年12月,戴影频和她所在的武汉大学(深圳)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首家在线青少年心理平台“Q心理”,在这个平台上,家长和孩子的困惑可以获得众多专业人士的建议或帮助。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Q心理”平台收到了4000余条青少年的留言和提问,超过1000条提到了同一个词汇:离家出走,这让心理学专家们震惊。

    不久前,“Q心理”平台接待了一个14岁男孩小陈,小陈的爸爸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平时忙,跟孩子交流少,从小到大什么事都习惯于替孩子决定。小学时,小陈上的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初中到了一所普通中学。考虑到学校的教育水平,爸爸单方面决定将孩子转到更好的初中。转学后,小陈发现同学学习都很优秀,自己很难融入他们,就想到了离家出走。

    心理学专家告诉本报记者,表面上看,孩子是由于学业压力及交友困难出现退却行为,但其实任何行为后面都有深层次的心理动因。这个案例中,爸爸是权威,对孩子的交流常常是说教,很少有情感连接,父子关系隔阂较深。由于夫妻感情一般,家庭氛围比较冷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小陈,很少能体会到被爱与支持,内心非常孤独。

    “从数以百计的离家出走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当的亲子关系是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戴影频认为,特别是那种采取“忽视型”或“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家庭,面临着更高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率。

    “孩子离家出走,是对家的否定、对爱的否定”,面对不断发生的离家出走事件,戴影频建议,一方面,社会要建立健全求助机制,包括心理帮助机构、求助站等,通过心理疏导让孩子以积极心态面对他的成长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家长进一步了解自身,了解孩子,减少亲子矛盾,学会正确地爱,从根本上减少孩子离家出走的可能。

国家卫计委:完善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
甜味剂的“甜言蜜语”,你相信了吗?
他们为什么会离家出走
春分·平
关于吃盐和春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