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婧从没觉得自己是个“天才”。
尽管她以一名在读博士生的身份,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封面文章;尽管她的科研成就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称作“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学成果的总和”。但在杭婧眼中,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不服输的韧劲和追求卓越的执着,与“天才”无关。
就是靠着自己的韧劲儿,杭婧在近20年来全球众多一流实验室都无法“捕捉”的剪接体上取得了突破——她和她所在的团队在3.6埃,相当于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水平上,揭开剪接体的“神秘面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如此成就的团队。
事实上,早在2014年2月,杭婧就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另一份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而那时,她的博士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才刚刚过去。
很少人知道,在成功的背后,这个施一公眼中的“小丫头”曾经也经历过忐忑、挫折,甚至在刚刚崭露头角时被人质疑。2012年第一次踏进施一公实验室见习时,面对其他优秀的同学,她也会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背负不起“施一公”的名望,最终会无法留在实验室;在发表第一篇《Nature》论文时,她也听到不少“纯粹是运气好”的质疑声。
可对于杭婧来说,压力就是动力,她从来都是个不服输的姑娘。她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短短30天,她瘦了整整10斤。回首那段充实的“拼搏岁月”,杭婧开玩笑说,“之前一直想减肥都减不下来,看来还是泡实验室最管用。” 最终,杭婧身上的这股“拼劲”打动了施一公教授,她也顺利地留在了心仪的实验室继续工作。
在实验室,杭婧是出了名的“拼命婧姐”。她曾经为了完成论文攻坚校对,连续工作了42个小时。还有一次在实验过程中,她脚底扎进一个1厘米长的玻璃渣,可她做实验太投入没有感觉到,直到做完一天实验晚上回宿舍洗澡,才发现脚已经肿得像面包。
正是这般“拼命”一年多后,杭婧和她所在的团队最终完成了“震惊了学术界”的科研成果。
对于自己的成绩,杭婧并没有过分自豪,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尚需探索的未知。“仅仅完成任务也不是我的风格,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接下来更加重要的工作上,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杭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