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4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清明:历史的缅怀与反思

任大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01日   02 版)

    清明节留给中国人的记忆,不仅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画风。“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说的是清明时节到郊外踏青;插柳、斗鸡、蹴鞠、荡秋千,则是古人在清明前后开展的文娱活动。现如今,与清明节相关的家族传统、宗族观念,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慢慢消解,与此同时,如何以国家名义纪念英雄先烈,仍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东方之子:清明节是村上人数最多的时候,千里迢迢,回到老家,给亲人们上坟扫墓,祭拜,添置新土。春节能不回,清明不能不回。因为我们村上风俗,平时是不上坟的,也只有这一天,出门在外,甚至户口已不在村上的人,都会回来。我们到安葬亲人的宝地,磕头、献花,坐在亲人坟边,说说话,聊聊周遭的变化和自己的成绩。多年不见的老邻居再次见面,老人与儿童则上演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所以,清明是我们村约定俗成的“乡村集会”。

    @邓有情:小时候,爷爷带着我们到后山老祖宗的坟前祭扫:一束假花,一斤纸钱,一块猪肉、一只鸡、一条鱼。我们开开心心地在茶籽树上寻茶茸、在山竹间扯新笋。后来,我长大了,爸爸带我去祖宗和爷爷奶奶的坟前祭扫,我们已经不玩耍了。今年,我要带着一岁的女儿到她爷爷坟前扫墓了,不知道坟圈周围长出多少茅草和小树。

    @风吹向的地方:每年清明节,我都会折些柳枝在清明节前一天插在门和窗户的两旁,妈妈说这一年准保我们健康平安。记忆里难忘清明节与家人一起吃饭,早晨煮鸡蛋,中午吃韭菜饺子,晚上炒青椒鸡蛋,每年不变的传统,已经相伴多年。爸爸说,这都是老规矩。而今我依然没有改变它们,因为传统的规矩即是我们最难割舍的精神文化!

    @戴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全家人对他们的怀念却从未间断。尤其到了清明节,家中的父辈不管有多忙多累,也总会彼此早早地联系好,带上我们这些孙辈前往祭奠。看着他们庄严肃穆的表情,一丝不苟的动作。我想这不仅因为风俗习惯,更多地包含着对已故老人的思念、尊敬和感恩!同时这也是我们一大家子人能够同舟共济的重要原因!

    @冰幽:在10多年前,每逢清明,经常是几户人家、男女老少相约一起去扫墓。除了纸钱,各家都会带上一大箱饼干。鞭炮声响起,意味着扫墓的人将要离开了,每当这时,总有一些孩子闻声飞奔过来。他们总会得到扫墓人的一大捧饼干。那时,如果成长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得到那么多饼干足以让孩子乐了。而今回去扫墓,发现不再是以前那么多人一起前往墓地了,扫墓的时间缩短了,甚至有几分草率的感觉。记忆中飞奔的孩子,脸上的笑容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

    十三陵景区最近出台一个吸引游客的新办法,只要您或者您的同伴姓“朱”,4月2日至4日清明小长假期间到明十三陵,可以享受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四大景点免费游,一次能省165元门票钱。

    明十三陵是朱明王朝留下的遗产,也是朱元璋这一系朱氏家族的祖坟,其后世子孙来扫墓,今天十三陵的管理者予以适当免费优待,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不过,举凡姓朱的都要跟朱元璋一族扯上关系获得免费优待,从文化常识判断,又有些说不过去。因为不仅传说中的炎黄二帝是朱姓来源,周代也有朱姓的起源,而且此后,一些少数民族也改为朱姓。可见朱姓来源比较复杂,同样是姓朱,未必有血缘上的任何关系。

    朱元璋称帝前写的《朱氏世德碑记》,也只能把自己的先祖追溯到“五世祖仲八公”,不敢掰扯太远的朱氏豪门,他的这个朱姓源头是哪一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此外,如果略知明末历史,就知道李自成、张献忠等在造反中,曾经大肆捕杀明朝宗室,有些地方的宗室惨遭灭门。清初,明朝宗室被刻薄对待,不少惨遭杀害,余下的大多改名换姓,奔走异乡,直至统治者认为完全没有任何威胁,杀戮才停下来。

    所以,十三陵规定只要姓“朱”就可免费参观,有多少是“不相干”的朱姓?如果把他们排除出来,这个噱头就太没有意思了。

    当然,我们仍不能排除在能够免费参观的朱姓人士中,有那么一小部分,真的就是朱元璋的后人。我不相信这部分朱姓人士面对十三陵时,仍然能保持一种普通游客甚或“不相干”朱姓人士旁观历史的心态,他的内心深处,断然比任何游客更能感受到来自历史深处的难言之隐。

    他的祖先和家族一度是那个时候全世界最富有、最文明国度的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阶层,历经两百多年,从朱元璋一家,繁衍到明朝末年的近百万人,他们威风八面,号令天下。但历经几十年战乱,最后几乎彻底消失。这种跌宕起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几个家族能够遭遇?这样的人家,哪怕时间已经翻过去数百年,家与国的纠结,想必仍然难分难解,难以释怀。

    清明不过是个由头,借着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每个人大概都会思考一下“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追问。明十三陵大概最应该是朱明子孙思考这个问题的地方,明何以兴何以亡的问题,由那两百多年里的朱氏一族提出,从此流淌在朱氏子孙的血液里,并且会一直流淌下去。

    而即便没有如朱氏一族那样显赫的先祖,这个终极追问于普通人而言,仍然逃不过。翻开你的家谱,里面记载的那些方方面面“有脸面”的事情,甚至包括姓氏起源,即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密切勘合。这就是你的来历。崇拜祖宗,尊重历史,几乎是每一个中华文化传统里长大的人,必定要具有的深刻烙印。

    基于这种文化上的理由,普通中国人怕对不起祖宗,而担负重大责任的人则怕对不起历史,被历史记上一笔。这是一种文化的规训力量。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希图藉由祖先和历史的缅怀,对当下的道德人心起到规范训育的作用。

    这种源自家国情怀导向道德人心的路径,往好的方向,是使社会的整体价值评判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离,是非分明,因而安定;往不好的方向上,它造成一种停滞和因循,反对求新、求变、求异,成为变革的绊脚石。

    因而对于清明,毋宁说是一种反省自身的机会,于自己,于社会,于国家而言,皆是如此。

任大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4月01日 02 版

清明:历史的缅怀与反思
以国家意志建立国家公墓
从慎终追远到催护新生
告慰祖先和亡灵 以启后代和来者
文明祭祀,需要唤醒“自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