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一周企事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18日   07 版)

    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力促去产能

    事件: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近日表示,目前已经建立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和协作配合。赵辰昕还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财政部、人社部、国土部、环保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质检总局、安监总局、银监会、煤监局等部门,围绕财税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研究制定了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正在陆续印发。

    辣评:多部委合力出击去产能。在钢铁、煤炭这些过剩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生存涉及多个领域和相关负责部门,化解产能,环节多、涉及面广,复杂程度可想而知,配套文件的下发将让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化解产能的过程中有更明确的方向。去产能最难的是职工安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在去产能过程中避免多头治理带来的责任不清问题,让去产能实现“软着陆”。

    部分上市公司急需“断奶”

    事件:据媒体报道,在已经公布2015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2015年获得政府补贴款的公司近九成。政府补贴的金额多则几十亿元,少的也有几百万元。多家上市公司2015年得到的补贴金额同比实现翻番。比如中国远洋2015年收到政府补贴款高达42.57亿元,同比前一年大幅增加了25.14亿元,接近翻番。2014年的“亏损王”中国铝业收到的政府“红包”金额也不逊色,政府补贴金额高达17亿元。有的钢铁公司虽然获得了政府动辄几亿元的慷慨解囊,但仍无法实现“脱贫致富”,2015年的亏损幅度仍不小。

    辣评:靠政府发“红包”维持,本来就是虚假繁荣。有的人看企业财报的时候只是单纯看企业有没有盈利,少有人关注这些盈利是怎么获得的。一些僵尸企业就是因为不“断奶”才得以僵而不死。积累下去,负债越来越多,补贴被扔进了“无底洞”。

    武汉一些老字号国企资产流失严重

    事件:据媒体报道,2001年,已是武汉江汉区特困企业的冠生园食品公司,因资不抵债启动国企改制。由于改制过程中出现政商勾结等违规操作,被相关部门要求整改。然而12年过后,武汉市政府和纪委的文件均沦为“一纸空文”。当年的国企违规改制,至今都未得到纠错。上千万国有资产仍在流失,纠错成本逐年增大。

    辣评:国企改制陷入僵局,然而陷了12年都没有解决,足见当地政府执政效率低下。国企改革涉及国有资本流失等敏感问题,难度大,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很难,而不处理问题会越积越多。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只关系到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进,也考验着政府智慧。

    一些央企债务风险显现 

    事件:又一央企出现债务风险。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物”)4月11日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公司申请相关债务融资工具于4月11日上午开始暂停交易。对于暂停交易原因,中国铁物解释称,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持续萎缩,经济效益有所下滑,目前正在对下一步改革脱困措施及债务偿付安排重大事项进行论证。一位债券从业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国铁物的兑付危机其实早已开始。公司经营一直不好,流动性风险也很大,之前就一直传出有违约,现在暂停交易其实是等于将兑付风险公之于众了。这是过去两周之内出现的第二起央企债务风险。

    辣评:从去年开始,央企债券的兑付风险就已显现,如果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债券多和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挂钩,这也佐证了社会的担忧,风险已经传导到金融端上。而此次中国铁物的主营业务也是钢铁、煤炭和铁矿石等大宗产品的贸易物流。一些投资人过去以为央企有政府信用背书,就低估企业风险。现在面临风险显现,急需擦亮眼睛。债务风险是一个警钟,产能过剩的央企是时候要加快改革的脚步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实习生 季嘉慧)

“一带一路”上 国企要警惕哪些“坑”
全聚德发布“互联网+”战略
国企走出去要学会“自己找活干”
一周企事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