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一个武汉打来的电话让45岁的龙光禄看到了更多希望。
湖北骨髓库工作人员告知他,之前申报材料经核实,已移交湖北省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对他母亲治疗的救助款即将拨出。
而在一周前,龙光禄捐献了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挽救了远在江苏徐州的一名白血病女孩。
次日,他便动身赶回了襄阳家中,“妈还等着我给她熬红皮花生汤喝”。
陪母亲聊天、提醒喝药、去诊所检查……今年3月,龙光禄选择从工作了26年的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主动“下岗”,拿着7.3万元的买断费,开始全力救治母亲的生活。
在妹妹龙光荣看来,哥哥是个重亲情的人,虽然嘴上不曾表达过。
龙光禄对于母亲极为细心,知道母亲晕车,每逢母亲出门走亲戚或是到县城办事,他都会骑着摩托车花上两个多小时,从襄阳市区赶回老家南漳县,做母亲的“司机”。
提起母亲去年发现患病时的情形,龙光禄有些自责,“当时妈说胃疼,以为是岁数大了,小毛病”。
3天后龙光禄回家时,平时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的母亲连上楼都很困难了,他赶紧将母亲送到医院。2015年11月,医生诊断其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之前的两个月,龙光禄听到“白血病”这个词时,是与徐州一名白血病女孩初配成功,他愿意成为骨髓捐献者,而如今他也成了白血病患者的家属。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龙光禄想,“会不会是弄错了”。龙光荣也慌了神,兄妹俩在病房外走廊商量了一下,决定不告诉母亲真实的病情。
龙光荣说,从2008年开始,哥哥几乎每年都献血,9年来共献血3000多毫升,有3本献血证。前两年,哥哥又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龙光禄曾与母亲进行配型,但只有3个点位相匹配,若强行移植效果不佳,后续复发概率大、费用高,只能等待适合捐髓的志愿者出现。
在陪伴母亲看病的日子里,让龙光禄对等待捐献的患者家属心情有了切身体会,救人的想法更坚定了,“从小父母言传身教告诉我们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
事实上,在龙光禄之前,中华骨髓库已为徐州的白血病女孩联系了3个志愿者。第一个志愿者和女孩初配成功,但是高配不适合,放弃了。第二个志愿者高配成功后,却不愿意捐献了。第三个志愿者,高配成功了,也参加了体检,在等着确定捐献日期时退缩了。
2016年1月,龙光禄在武汉进行高分辨检测配型和体检,4月,他捐赠出的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挽救了一个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
车间老班长张进是唯一一个知道龙光禄捐髓的同事。
在张进的印象里,龙光禄做事踏实肯干,经常被叫来临时加班也毫无怨言。他还记得去年7月下着大雨,打电话让龙光禄来工厂加班,他一口答应下来,回去只休息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照常来上班。
工会副主席别学川评价龙光禄“人老实,有技术”,这个老车工坐在几层楼高的操作间里,需要目不转睛地低头操作一个个吊钩,运输钢板、钢锭等,工作26年来从未出过安全事故。
“只能先顾着眼前了”,母亲化疗需要用钱,总是请假也耽误工作,龙光禄没有办法才狠心辞职拿买断费。
母亲的3次化疗已经用了大概20万元,不仅花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亲戚6万余元。龙光禄经常会失眠,“一躺下就会想下一步要怎么办”。
每月定期陪母亲去检查,拿着医生开的单子。以前,这些写着各种专业名词和数字的化验单,在他眼里都是“天书”。如今,他已经能够根据指标数字变化来判断母亲的病情是否好转了。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们心意相通。龙光禄的母亲,就是我们志愿者共同的母亲。”前几天,宜昌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严克红专门给龙光禄的账号汇了1000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帮龙光禄一家渡过难关。
中华骨髓库启动了“绿色通道”。从200多万名入库志愿者当中,为其母找到了7位初配成功的志愿者。听闻龙光禄的救人故事,7位志愿者都承诺随时捐献骨髓,等资金集齐,他母亲病情稳定后便可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
“我们所能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为他人多做点好事。”几个月前,完成配型后的龙光禄在朋友圈分享的一句话成为对他最好的写照。他说,“我相信好人会有好报的。”
本报武汉4月20日电
实习生 杨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