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锋、赖宁到李宇春、马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偶像,不同时代的人对偶像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对偶像膜拜,有的人对偶像止于欣赏。你或许不知道,偶像原本不过是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你应该知道,现在活跃在各种舞台上的偶像,无不经过打扮和包装。新媒体时代,偶像从神坛上走下,粉丝也可以在一夜之间制造“网红”,种种喧嚣之上,什么样的偶像才真正具有感召力,又该如何打造主流价值观的偶像,恐怕是一个值得沉思的问题。
@零落的星星:偶像代表着榜样的力量。小时候,我碰到难处总免不了抹眼泪,母亲就会说,孙悟空就不会哭哦。人天生就有模仿的能力,对接触的事物如此,更不要说对于偶像了。我们总会寻找偶像的闪光处,并不断加强自己对偶像的仰慕,这种价值符号的不断强化,一方面能够用偶像的优点来同样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这种强化过度,就会失去理性。
@乔木:偶像是让人欣赏的,而不是让人崇拜的。在我看来,崇拜容易让人失去理智,于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并无多少实质性的积极意义。拿追星来说吧,许多人将演艺界明星当作自己偶像,甚至喜怒哀乐皆随明星而动,明星打个喷嚏,能让他的粉丝“担心”好几天,更有甚者,言谈举止无不以偶像为标尺,殊不知,每个人成功的途径均不尽相同,很难复制。欣赏则不同,它是一种自我激励与鼓舞,是引人上进的精神动力。
@宋潇:偶像只是我们内心价值观的寄托,儿童喜欢动画片中的某个英雄,青春期少男少女喜欢某个韩国明星,老年人钟爱传统曲艺家……如此种种,都是我们对完美主义的一种向往。虽说“偶像”二字可能越来越趋向贬义,但是并非一文不值,无论是《太阳的后裔》里面的宋仲基,还是《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都教授,或者说是赵本山、宋丹丹、冯小刚等明星,都是一种情感寄托。
@柳重路:记得读高一时的第一堂语文课,老师问同学们的各自偶像是谁。我站起来说是鲁迅先生,那一年我15岁,喜欢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从那时起,我心中便萌发以后当一名作家的想法。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没有成为职业作家,但读书和写作的兴趣至今保留。去年我从新闻系毕业,鲁迅先生的这种偶像精神,始终在激励我,朝着我的“新闻理想+作家梦”不懈努力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