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创业者的“九死一生”,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和共享服务的众创空间,在快速崛起后,也经历了行业的巨变:有的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有的却黯然关张。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虹吸两股力量的推动下,众创空间一路“猛踩油门”,但也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只追求概念的“一拥而上”、行业标准的缺失、运营主体良莠不齐,这是几天前刚刚出炉的首部《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列举的众创空间显现出的几大问题。
这份《蓝皮书》经过117天的国内外调研,由优客工场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北京众创空间联盟、优客工场商学院共同编撰完成,试图厘清众创空间行业的前行方向和发展路径。
政绩指标下的虚假繁荣
“有地方政府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家以上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些省市提出每年建设培育100家众创空间的政策目标。”把建设众创空间的数量当作硬指标,这是《蓝皮书》指出眼下众创空间的一个重要问题——虚假繁荣。
例如,有一些地区通过政策优惠强行推出一些成长性较差、功能性较低的众创空间;有些地方为了完成指标,粗暴地“拉郎配”,将不属于创业的项目放入众创空间。造成很多众创空间“有店无客”,人员参与度、活跃度都很低。“这只能形成表面的繁荣,难以从实质上促进创新创业。 ”
我国众创空间刚起步,有“散”和“薄”的特点。散,是指企业相当分散,不成规模,全国化布局的就更加少。有的只是租个厂房,摆几十张桌子。有的拿到政府补贴后就解散了。薄,是指底子薄,力量薄,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底子薄,就是普遍缺乏资金,贷款困难,再融资困难。力量薄,就是无法承担大的责任,抵御大的风险。
《蓝皮书》认为,众创空间大多各自为政,自设小圈子,除极少数联盟外,基本谈不上联合。
区域性失衡明显
《蓝皮书》指出,资金缺乏已成为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瓶颈。
众创空间多以租金作为重要盈利来源,甚至是唯一的盈利来源。在政策扶持期尚勉强维持生存,一旦失去补贴可能就难以为继。而一线城市场地租金过于昂贵,新创企业原本就比较脆弱,如果业主提高租金,势必将它们赶走。大部分众创空间拿不到一分钱投资,有些众创空间做完A轮融资就陷入困境。
同时,众创空间的运营也面临缺乏专业团队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新创企业及其创客是技术出身,不懂或不擅长运营管理,因而运营组织模式简单,动力严重不足。几个人抱着玩的心态还可以存活,一旦上升到企业管理、治理结构、商业模式,就立即卡壳。
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等原因,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失衡。比较活跃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厦门等,广大中西部小城市,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氛围不浓,不少地区众创空间还是空白。这也导致了东部与中西部、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的明显分化。
经过一年的创业洗礼,目前创业者和创新公司已经不再将众创空间简单地视为降低办公硬件成本的联合办公场所,它们更看重众创空间所构建的商业生态及其附属链条,以及自身在这一链条中所处的位置。
共享办公的鼻祖WeWork来到中国,对国内众创空间的创业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内外竞争对手云集的众创空间领域,单一“数桌子”的收租模式必将被淘汰,而其终极目标是如何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更有效地服务于“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的创业创新领域。
多位业内专家一致看好的便是孵化器模式和创业加速器模式,它们都需要构造一种对内自足、对外开放的生态体系,这代表了我国众创空间的发展趋势,通过强大的渠道分发和产品闭环,构建自己的生态王国,此亦独角兽与独角兽加速器的完美融合。
政府引导 还须市场大浪淘沙
《蓝皮书》建议,政府应合理制定众创空间绩效指标,加快众创空间发展,需要包括租金补贴、场地提供、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但不宜将众创空间的发展作为一项硬性政绩指标。在对某一众创空间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检测时,应当不唯孵化面积、在孵企业数量、服务创业者数量等指标,而是更注重其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和孵化企业存活率。
鼓励联盟、投资、并购。支持有实力的众创空间开展对外投资并购、股权合作,追求规模化发展,全国化布局,做大做强。对具有一定规模化和盈利能力的众创空间,在直接融资尤其是上市等方面给予定点倾斜。
因此,众创空间必须形成全要素孵化平台、股权投资平台、资源合作共享平台。这些平台,无法完全依靠创业服务业产生,而是需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不少地区的众创空间及创业孵化器,前期主要由政府推动创立,有的甚至是作为示范样本来建立。但这种模式很难走远。众创空间和新创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政府扶持,包括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但总体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成长的原则。众创空间也必须经历市场的大浪淘沙。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春艳